澳洲航空下輪裁員可能達6000人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的報道,前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下稱英航)的CEO愛丁頓爵士(Rod Eddington)認為澳洲航空公司(Qantas,下稱澳航)面臨的難題與十年多以前導致英航大規模重組的類似。
2000年上任的愛丁頓在2002年啟動了名為“Future Size and Shape”的轉型計劃,造成6.5萬名員工中的近1/3在三年內陸續下崗,但也在面臨廉價型對手競爭的情況下,通過注重作為全服務航空公司的優勢,令英航扭虧為盈。澳航此前已宣布今年要將3.3萬人的員工規模減少1,000人。市場則預計,作為三年內削減20億元成本,從而更好地抗衡維珍航空澳洲分公司(Virgin Australia)這一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會在周四的財報會上提高裁員計劃數。
前澳航網絡及策略部門的主管,現航空業咨詢公司Aspirion的CEO加斯泰特(Scott Gustetter)認為澳航本輪裁員數量可能達到6,000人。他說:“就勞力方面來講,澳航將有大動作。”愛丁頓表示,英航2000年面臨的部分挑戰與澳航當前面臨的極為相似。他說:“英航的人能夠直面那些挑戰,想想要做什么,然后采取實際行動。”
當時英航通過自然減員及出售非核心業務來完成許多辭退工作,但也借助更好地使用技術大幅削減了客服中心及登機手續辦理部門的員工數量。此外,空乘員等部分全職員工被轉變為兼職員工,這減少了英航的裁員費用。改革期間,英航發生的罷工行動寥寥可數。在愛丁頓2005年年尾離職時,英航的年利潤已躍升至4.5億英鎊,表現遠優于前者到崗時的6,200萬元虧損。
澳航的CEO喬伊斯(Alan Joyce)已表示,未來三年削減20億元成本這一行動中的裁員比例將比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2011年利用《破產法》(Bankruptcy Code)第十一章(Chapter 11)進行重組時的高。美國航空公司在18個月的破產保護期中辭退了6.6萬名員工中的11%,遭受最大沖擊的是工程師及行李服務員。
與其它傳統航空公司一樣,澳航也是個復雜的企業,與16個不同工會簽訂過49份企業勞資協議,包括條件沒有以前優厚的較新協議。澳航在發展廉價子公司捷星(Jetstar)的同時就一直削減傳統業務的員工數量,在2012年6月至次年6月期間就辭退近1,300人,但仍有2.5萬多人。這些員工上財年平均病假天數達10天,遠高于捷星的4.7天,年自然減員率僅為4.5%。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