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經營前景堪憂
神秘“消失”的馬來西亞航空MH730航班,讓連年虧損的馬航發展前景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作為馬來西亞的國營航空公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航空公司,主要運營基地是吉隆坡國際機場,運營的中國航線包括吉隆坡到北京、上海、廣州、昆明、廈門等。
目前,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擁有國際定期航班服務,還擁有國內航空網絡和包機服務,包括歐洲、澳大利亞、亞洲、南北美洲和非洲等100多個目的地。該航空公司也是全東南亞機隊最多的一家航空公司。機隊包括波音747-400、波音777-200 ,波音737-400共37架飛機,空客A330-300、空客A330-200飛機等,公司還訂購并且已經接收了多架空客A380。
但與其競爭對手國泰航空、新加坡航空和印尼鷹航一樣,近年來,馬航飽受亞洲地區風起云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競爭的困擾。隨著亞太地區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中產階層的日益壯大,刺激了航空需求的迅猛增長,近10年來,此地區出現了15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因而,該公司經營情況不甚理想,遭受連年虧損。雖然去年客運量比2012年增長了將近1/3,但2013年全年該公司還是虧損了11.7億林吉特(約合3.6億美元),約為上年虧損4.326億林吉特的3倍。雖然該公司也采取了縮減航線等降低運營成本的措施,但是依然不能抵消由燃油費攀升所造成的運營成本的增加,以及由林吉特貶值和激烈競爭所造成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亞洲航空——的主要運營基地也在吉隆坡,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馬航面臨的低成本航空競爭壓力更大。
馬航也曾考慮過與亞航攜手合作,脫離經營困境。2011年,亞洲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費爾南德斯曾同意一樁股權置換交易,目的是幫助馬航注入新鮮元素并配以新的廣告宣傳活動,以此重振以及重新定位馬航的品牌。然而這樁交易很快破裂,費爾南德斯將其歸咎于工會阻撓馬航實施急需的變革。
那既然合作不成,就只有迎面競爭。亞洲航空現有大約140架空客A320飛機,還有335架飛機尚未交付。為了扭虧為盈和增強競爭力,上個月,有知情人士表示,馬來西亞航空正在考慮從波音和空客購買一些短程飛機以及遠程飛機,并希望自2016年底或2017年初開始接收這批新飛機。而這毫無疑問,將進一步加劇亞洲航空業運力過剩的危機。雖然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而且航空需求持續增長,但運力過剩造成的收益不佳一直困擾著包括馬航在內的亞洲的航空公司。
可以想見,經歷此次航班失蹤事件后,在短期內,馬航的經營必然受到影響。這從該公司上周一股價盤中一度下跌18%就可見一斑,今年扭虧為盈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從長遠來說,如果馬來西亞航空不能重整旗鼓,加強安全品牌宣傳,重新建立旅客對馬航的信任度和美譽度,那么該公司的經營困境也很難破解。畢竟歷史上因為嚴重的安全事故毀掉一家航空公司,不是沒有先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失聯事件”或加速馬航合并
- 下一篇:青島航空“差異化”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