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莎航空會員計劃變身利潤引擎
漢莎航空公司世界Miles& More常旅客創立于1993年,是迄今為止歐洲規模最大和最成功的常旅客飛行計劃。目前其全球會員超過2400萬名,擁有40多家合作航空公司和350多家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合作伙伴。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常旅客項目2012年為公司利潤貢獻了約7億歐元。數據顯示,2012年漢莎航空全年的凈利潤為9.9億歐元。
在占據如此高比例的利潤背后,是漢莎建立的一種更寬泛的忠誠度“生態體系”,從而可以支持航空公司的全面健康發展。
漢莎的常旅客產品中,包括了全球90個國家逾4000家酒店、五大頂級汽車租賃公司以及多家奢侈品購物中心等。在中國,漢莎常旅客計劃的合作伙伴包括攜程、安聯保險(放心保)、RIMOWA專賣店、上海寶萊納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各餐廳等等。
除了酒店、租車、購物這樣的傳統非航空業服務領域,漢莎更是將合作拓展到了教育行業。漢莎與旅行醫學會舉行了多種培訓項目,希爾頓酒店還面向7-14歲兒童推出了兒童烹飪課程,這些均可用累計里程支付課程的部分費用。
可以說,漢莎建立了以航空運輸為依托,涉足旅游、賓館、餐飲、商業等一體化經營的“大航空”“大旅游”服務體系。在業內人士看來,航空公司本身所能提供的產品差異性不大,可發展的差異化項目就在于乘客在其他需求上提供的增值服務。這類差異化的服務項目既可以為旅客帶來更方便、舒適的體驗,還可以從新的業務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與此同時,漢莎航空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客運聯盟——星空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經歷了起死回生,“星空聯盟”成為了漢莎航空今日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1991年,漢莎航空負債100億馬克。當有人提出建立星空聯盟時,很多記者和教授都質疑這種聯盟的成立和航線的共享會沒有效果,然而,時任漢莎監事會主席的韋伯卻支持了這一項目。他認為,這種協作最終將為公司節省成本,并且為旅客提供更多的航班選擇和更便捷乘機手續。
星空聯盟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已經擁有28家正式成員,航線涵蓋了194個國家以及1329個機場,而漢莎也受益于這個聯盟,大幅提升了會員數量和用戶黏性。
目前,Miles & More全球會員超過2400萬人,然而中國會員僅占到2%,據悉,Miles & More飛常里程匯希望中國會員的年增長率達到10%左右。正因如此,2013年7月,漢莎航空正式發布了Miles & More的官方中文名字“飛常里程匯”4。據悉,這個名字由4A廣告公司操刀,不僅資金投入不菲,創意的時間周期更是將近半年。Miles & More 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Joachim Steinbach直言不諱地指出:“在Miles & More歡慶20周年之際,全新中文名及標識的推出必將成為Miles & More深耕和發力中國市場的里程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