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小伙開私人飛機歷時69天完成環球飛行
陳瑋在自己的私人飛機前
41歲的陳瑋常被誤認為是個飛行員。這個明德中學畢業的地道長沙伢子,曾在2011年歷時69天,成為第一位完成環球飛行壯舉的中國公民。實際上,他的經歷復雜而傳奇,不僅是美國一家成功企業的CEO,還專注于兒童公益事業多年,并兼任多家非營利組織的董事。
11月19日起,陳瑋在湖南多所大學、中學巡回演講,分享他的新書《云上八萬里——中國公民首次環球飛行》。11月20日,陳瑋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說:“如果說飛行實現了我生命的廣度,那么幫助兒童的公益事業對我來說就是生命的深度。”
如果知道自己不會失敗,你將嘗試做什么?
陳瑋笑言自己是一個“呷飽了飯冇事做”的人,熱愛“宏偉、艱難和大膽的目標”,追求最大化的生命廣度。
上世紀90年代初,他僅靠突擊幾個月“啞巴英語”,卻夢想去美國攻讀MBA學位;27歲,沒有任何經驗、人脈,更沒有資金,他試圖在異國創業;2009年,僅僅是個“菜鳥飛行員”的陳瑋,卻想成為第一位完成環球飛行的中國公民。
他喜歡一句有些拗口的名言:“如果知道自己不會失敗,你將嘗試做什么?”——確立了夢想,就勇往直前,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選擇創業時,他僅握有1年的學生過渡簽證,如果失敗,他只能卷鋪蓋回國。最初的創業資金是 “偷偷地”向銀行借的。通過透支信用卡,他租下一個18平方米的小辦公室,花700美元買些辦公用品,注冊了自己第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公司每個月的運營成本甚至超過他一個月的生活費。
2011年5月21日,環球飛行啟航當天,冰島火山爆發,火山灰攔住了他的飛行必經之路。陳瑋卻選擇按原計劃飛往加拿大。好不容易闖過自然的關卡,他計劃在7月7日從香港飛往內地,但7月4日到達香港時,他仍未拿到飛入中國內地的飛行許可……
最終,他的夢想都奇跡般地實現了。曾經一個人的公司在2007年被INC雜志評為全美發展最快的企業之一。2011年7月29日,這個高二飛行員落選的長沙伢子成為中國環球飛行第一人,當時,全世界僅有167人完成了這一壯舉。
除了飛行,最愛兒童公益工作
在長沙的幾場演講中,陳瑋反復告誡大、中學生要找到自己真正有激情的事情。而他自己最有激情的,除了中國的通用航空,就是兒童公益工作。
他的環球飛行目標之一便是為孟菲斯的圣猶大兒童醫院籌款25萬美元。這家兒童公益機構最重要的宗旨,就是避免任何孩子因種族、宗教或家境的貧寒受到歧視。只要轉診過來的孩子的病癥屬于這家醫院的治療范圍,就能在這里得到免費的治療。
但圣猶大醫院一年的運營費用高達15億美元,全部依靠社會捐贈。陳瑋是這所醫院的長期捐贈人之一。他甚至把環球飛行啟航前的歡送會改為專項籌款晚會,“美國文化特別崇拜英雄,我作為第一個中國人嘗試環球飛行,他們認為是了不起的事情。私人環球飛行所費不貲,他們更相信我會專款專用。”晚會地點選擇也別出心裁,選在當地航空中心的機庫。最終有400人出席了晚會,捐款目標也基本達成。
這次回長沙,陳瑋一直在西服上別著一個金屬徽章。“就是圣猶大醫院的院徽,我走到哪里都為他們籌款。”他介紹說。環球飛行到越南時,陳瑋特意停留兩日,專程訪問當地的貧困小學和孤兒院。
“其中有一個小男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三樓獨自學習。看來,生活的不幸沒能讓他屈服,他對未來仍然充滿夢想。”陳瑋說,這就是他如此熱愛兒童公益的原因。
對話
我想提倡的,是每個人都關注身邊的、力所能及能幫助到的兒童。
做公益有回報:幫助的人越多,精神上的回饋越多,越快樂
記者:您為什么對兒童公益領域這么感興趣?
陳瑋:我相信每個人只要有夢想、有決心,都能選擇自己的生活,只有兒童是不能選擇的。出生的父母是選擇不了的,病痛是選擇不了的,學習的機會是選擇不了的。但兒童是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團體、一個國家最大的希望。如果兒童不養育好,不給他們成才機會的話,我覺得這個社會就沒有希望了。包括美國,如果不重視兒童的發展,它以后就不會有什么發展了。
從心底上,我能感受到資源匱乏對兒童的影響。我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人,經過了比較艱難的兒童時代。現在有機會走到較成功的位置,是因為父母親極大的關愛和奉獻。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疼愛自己的母親,有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或者有好的運氣能夠走過生活的艱難之處。我覺得這些得不到發展機會的兒童就是社會的責任,更是每一個企業家的責任。回饋社會當然有很多方式,但我覺得對兒童的關注是改變社會的最根本的東西。
記者:您之前的公益項目都在美國。在環球飛行之后,有范圍更廣的公益計劃嗎?
陳瑋: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圣猶大醫院雖然總部在孟菲斯,但它是一家世界性的醫院,并不是只為美國人治病。它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免費提供治療。每年都有中國孩子遠赴重洋來這里接受治療。醫院同時提供家長的陪護費用,很重視父母對兒童的關愛。他們的理念是,治療不僅是身體、生理上的,對兒童心靈的呵護也很重要。
另外,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兒童很多,我沒有能力改變世界上的每一個兒童,即使是比爾·蓋茨,也只能為非洲兒童治一種病。所以,我想提倡的,是每個人都關注身邊的、力所能及能幫助到的兒童。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個人都能幫助一個兒童,并用親身經歷感染別人的話,我覺得這個潛力才是無限的。
比如,如果我想幫助老撾的貧困兒童,但我對老撾的兒童以及當地情況的了解,是肯定不如當地人的。就算我花很多精力,都做不到當地人輕松就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能做的,是通過演講,通過探訪感染當地人來做這件事。
記者:您有什么公益體驗與中國企業家分享呢?
陳瑋: 在賺錢以后,人有很多活法。可以全世界旅行,可以去澳門賭博,每一種活法都是希望得到快樂,得到回報。從自私的角度講,我覺得做公益,特別是潛心、專注地做公益的時候,讓我得到了最快樂、最豐厚的回報。
而且,做公益最終層面的享受,是精神層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質層面的享受。你知道微軟公司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嗎?是所有管理層太有錢了。每一個高層都是幾個億的資產,幾輩子都花不完。怎么激勵這些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工作呢?比爾·蓋茨在年會上放了非洲的視頻和照片。他最后說,你們這些人都很有錢,但你們生命的目的沒達到,你們把軟件和技術做好了,不是為微軟創造更多的價值,而是為這些生活在邊緣的人提供工具,讓他們能夠走出來。當時,很多人都哭了。
對這些人來說,物質已經沒有意義了,你總不能再給他們加一點工資吧?但如果你把這個精神層面的收獲給他,他可以找回每天工作12個小時的激情。所以我說做公益是有回報的:你幫助的人越多,你精神上的回饋越多,公益會讓你快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乘客在飛機上用手機打電話 或將面臨高額資費
- 下一篇:機場打包費高出郵局一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