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航企出臺第三方自助值機軟件“封殺令”
深圳的盧小姐近期通過軟件航班管家訂到一張國航去北京的機票,并成功地在該軟件值機。但后來經(jīng)朋友提醒,她才知道自己的行為并不被國航認可,如果發(fā)生利益糾紛國航概不負責。
日前,國航官網(wǎng)鄭重發(fā)出一則聲明,第三方手機應用提供的所謂國航自助值機服務,未得到國航任何方面的授權,侵犯國航權益,國航并不保證相關的后續(xù)服務;國航希望第三方立即停止侵權服務。而在1月底,東航也發(fā)表同樣的聲明。
雖有“封殺令”卻無封殺行動
東航、國航雖對第三方軟件的值機功能發(fā)出抵制,然而事隔一月有余,記者登錄幾家可提供自助值機服務的第三方軟件航班管家、攜程旅行、去哪兒網(wǎng)、航旅縱橫等,發(fā)現(xiàn)其值機服務仍然能夠正常運行。航班管家的手機端顯示,包括國航、東航在內的12家航空公司值機都能夠支持。
記者致電國航、東航的客服,當記者說明背景后,客服建議記者還是使用官方軟件,而第三方軟件有無風險,客服“建議去問購票或值機的第三方。”致電深航、南航、海航,其客服均建議使用公司官方網(wǎng)站或客戶端值機。
航班管家向本報記者發(fā)來聲明,否認被封殺,并稱與國航、深航開展了深度的合作,與南航等公司也在進行合作的談判,并表示其所使用的值機系統(tǒng)與航企是同一系統(tǒng),并不存在風險,“值機服務的最終完成,依然是通過航空公司官網(wǎng)完成,用戶與航空公司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不會因為第三方值機而改變。”另外幾家第三方軟件也都表示,用戶可以放心使用其值機功能。
看來,雖有嚴厲聲明,其實航企并未有明確的“封殺行動”,到底合法還是不合法,保險還是不保險,航企的態(tài)度和行動仍然曖昧。
沒封殺或許是技術上的無奈
記者在網(wǎng)上查詢到,航班管家屬于“深圳市活力旅行社有限公司”旗下的軟件。該公司公關經(jīng)理張博向記者表示,與多個航企之間的合作已經(jīng)很深入。記者問其合作是否可理解為“給予授權”,張博并未否認。
據(jù)了解,目前航空公司都使用的是中國民航信息網(wǎng)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信)的訂座系統(tǒng),原則上沒有航企或中航信的授權,第三方軟件沒法接入。然而,即使是表示自己與航企有深度合作的航班管家,該軟件也不可能得到12家航空公司訂座系統(tǒng)的開放權;況且,航班管家也表示,并未與中航信進行合作。
技術手段或許是合理解釋。航班管家也表示,“航班管家的手機值機服務實質是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整合各大航空公司的值機入口。”一位資深的民航業(yè)內人士關峰(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問題的關鍵在于目前國內所有航企(除春秋航空)的訂座系統(tǒng)和離港系統(tǒng)都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開放了,理論上所有的第三方軟件通過技術手段都可接入這個系統(tǒng),“所以航空公司即使想禁也禁不了。”
封殺背后是利益之爭
業(yè)內人士分析,航空公司發(fā)布這種聲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免責”,因為更多軟件接入其訂座系統(tǒng),信息泄露及后續(xù)服務的風險加大,航空公司并不想為第三方軟件買單。
不過,免責之外,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第三方軟件的值機功能還有可能侵犯到航空公司的營銷利益。
民航專家韓濤向本報記者分析,如果訂座系統(tǒng)徹底開放給第三方軟件,那么就有可能被技術高手利用攻破航空公司自己設定的營銷策略,實現(xiàn)“低艙高走”,從而侵害航空公司的利益,“舉個例子說,如果你買了一張1個月后的三折機票,通過對訂座系統(tǒng)的更改,第三方值機有可能讓你今天走,而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全價票。”韓濤介紹,這種現(xiàn)象目前就屢屢發(fā)生在航企內部,未來可能更頻繁地出現(xiàn)。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第三方軟件實現(xiàn)值機、航班動態(tài)查詢等功能,實際上是在降低用戶對航企官方直銷軟件的依賴度和黏性,從而進一步蠶食航空公司的直銷地盤。但從未來的趨勢看,對抗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雙方應該還是要合作共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潮汕機場清明機票趨緊
- 下一篇: 蘇南機場升級“一證通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