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光量質不配 機場服務亟需提升
臺灣《新生報》1日社論指出:臺當局“交通部部長”葉匡時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宣示預期今年赴臺觀光客可達900萬人次,去年達800萬人次,當然我們為這項無煙囪工業產量高興,但是從各項觀光配套措施檢討,發現問題不少,首先探討國際機場問題。
我們來看看國際機場服務品質,臺灣國際機場旅客人數在2013年近4900萬人次,比2012年增加7.5%,而桃園國際機場旅客人數在2013年達到3000萬余人次,較前一年增加10%,約占總旅客人數63%,換言之,有6成航空旅客人次從桃園國際機場進出,近年來很多旅客抱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與第二航廈人滿為患,服務品質大幅下降,每一環節都是爆滿,旅客等航空公司辦理登機作業,空間不足,常席地而坐,另外有一條跑道在修,旅客上機關艙后還要等二、三十分鐘,飛機才能起飛,民航局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似乎對這種服務品質下降未予重視。
桃園航空城計劃如果能順利推動,對改善上述國際機場壅塞與服務品質下降可能有具體效果,但是從媒體報導,航空城都市計劃變更卡在“內政部”都市計劃審議委員會,牛步化的審議程序,何時才能通過航空城都市計劃?無人可以給正確答案,即使都市計劃變更通過,還要辦理土地征收程序,到真正可按部就班進行工程施工,還有一段時間要走,看樣子絕對趕不上觀光客增加的趨勢。
社論建議臺當局“交通部”與桃園縣政府必須積極商議,優先處理航空城蛋黃的部分,也即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都市計劃變更與土地取得,或許可以依法跟航廈與跑道用地地主協商,簽協議書讓這些工程需用土地,由民航局先使用,該批地主等航空城都市計劃通過后,土地征收時比照同等條件保障地主權益,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能夠提早施工,早日完工來迎合這個觀光風潮。
在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未完工前,民航局與桃園國際機場公司可以比照臺灣港務管理公司做法,擴大其管轄范圍涵蓋高雄小港國際機場與臺中清泉崗國際機場,并更名為“臺灣國際機場公司”,將臺灣所有機場都納入臺灣國際機場管理公司統一指揮調度,再與臺灣高鐵公司與各汽車客運公司進行異業聯盟,形成一條龍旅客服務體系,換言之,出入臺灣旅客都可以得到跟目前桃園國際機場服務品質與同等價格的禮遇,所有成本費用則由臺灣國際機場管理公司統一支付異業聯盟的業者,旅客則可以僅享受“以客為尊”的服務。可以從桃園、臺中、高雄任一國際機場進臺灣,也可以從任一國際機場出臺灣,如此一來,臺灣國際機場管理公司就可以協調各家航空公司班機依流量管制停靠合適機場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民航將投用衛星高速上網
- 下一篇:南航:加強雷雨天氣旅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