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場發展論壇長沙啟幕 展望機場十年發展趨勢
中國機場發展論壇現場。 付敬懿 攝
2016中國機場發展論壇暨機場設施設備展25日在湖南長沙啟幕。論壇以“面向未來,引領機場發展新常態”為主題,國內外近200家機場、航空公司及機場建設及設計機構的40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共同展望未來十年機場發展趨勢。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建成500座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將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北亞地區副總裁張保建說,目前,已經疲軟的全球經濟循環逐漸放緩,低油價暫時推高航空運輸,作為航空主要客源的中產階級,在中國尤為龐大。全球十大航空客運市場預測,未來中國將取代美國躍居全球航空市場第一位。
“中國航空業發展困難主要是運力的限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全球機場與航油業務總監赫爾曼說,中國2015年民航旅客運輸量達4.4億人次,預測2016年將超4.85億人次。在中國機場建設、擴建規模史無前例的時期,論壇將推動機場基礎設施在開發、投資領域的發展,尤其是中西部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任虹表示,中國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均現象依然存在,民航發展必須因地制宜,宜空則空,宜路則路。為方便出行,西部地區發展航空業要把機場與公路、鐵路融合起來,形成多種交通聯運的格局,實現大區域交通一體化。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夏興華說,長沙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結合部與核心區,是中國東西空中交通的咽喉要道,十分適合發展中轉航線。
湖南省副省長張劍飛介紹了湖南在鐵路、民航、磁懸浮等綜合交通領域的建設情況。他說,未來湖南將形成以國內航空、高速鐵路為基礎,以城際鐵路、城市地鐵、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聯運的一體化發展格局。長沙已建有中國唯一一條連通機場與高鐵的磁浮快線,湖南將總結經驗,規劃研究若干個磁浮項目,加速促進磁浮湖南制造、湖南技術、湖南品牌走向世界。
本次論壇還通過“以會帶展”的模式,同期舉辦機場設施設備展覽會,一批高精尖機場裝備首次亮相。其中,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為機場安保服務量身定制的智能安保服務機器人“AnBot”吸引了眾多參展人員的目光。除具備安保功能外,它還能提供咨詢、導航問路、辦理業務等多種功能,預計今年底可正式上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