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只“小強”從迪拜“偷渡”到銀川
“7點到機場乘坐8點10分飛往成都的航班,沒想到12點半才起飛。”5月21日,乘坐四川航空3U8946航班的鐵先生遭遇飛機延誤,原因是航班從迪拜飛來銀川時竟有“小強”偷渡,所以延遲起飛。
鐵先生介紹,該航班是從阿聯酋迪拜入境,原本計劃21日8時10分從銀川河東國際機場飛往成都再到迪拜,沒想到旅客已過安檢,又被工作人員送出機場,安排去了附近酒店吃早餐休息。12時左右,旅客才被送回機場再次過安檢,12時30分飛機起飛。
記者22日從銀川機場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航班在例行檢查時發現大量蜚蠊(也就是蟑螂),可能攜帶并傳播多種疾病甚至傳染病,對口岸衛生安全威脅很大。工作人員介紹,這架入境航班21日5時左右到達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檢疫人員在例行登機檢查時,在飛機后艙配餐間捕獲1只活蜚蠊,隨即組織人員對配餐間進行更嚴密的檢查,并實施除蟲處理,之后又對客艙衛生間、貨倉進行全方位檢查,最終經過3次誘捕后,共捕獲蜚蠊451只。經現場初步鑒定,是德國小蠊。檢驗檢疫部門隨即對該航空公司下發衛生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并將提高對該航空公司執飛航班的查驗力度,嚴防病媒和有害生物傳入。
“一次性截獲這么多蜚蠊,這在銀川空港口岸尚屬首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銀川空港口岸自2007年開通國際航班以來,2014年10月首次截獲進境媒介生物德國小蠊。據了解,我區檢驗檢疫部門對入境航班均實施登機檢疫制度,在航班到達前15分鐘,檢疫人員就在指定機位等候。檢疫人員要檢查客貨艙的各個部位,主要項目包括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媒介生物控制和傳染病管理等。
相關鏈接
德國小蠊原產地非洲,首次發現是在德國,是蟑螂中繁殖最快、適應性最強、抗藥性最強的品種,被稱為蟑螂界的王者。德國小蠊雖小,但傳播病菌能力極強,能傳播細菌性痢疾、傷寒、肝炎等40余種疾病,其尸體還能導致人體過敏,誘發哮喘等疾病。
隨著氣溫升高,蜚蠊、蚊類等外來醫學媒介生物活動頻繁,對口岸衛生與安全構成威脅。檢驗檢疫部門提醒,今年以來,寨卡病毒病、黃熱病、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疫情嚴峻,赴境外旅游、探親的旅客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謹防蟲媒傳染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