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機場:用規范化操作守護飛行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南航3131,到場時間1100,211號位”;
“機務焦偉光,收到”。
結束通話后,提前15分鐘到達機位的石家莊機場機務員焦偉光、李宏宇井然有序的開始航班落地前各項工作。
將反光錐筒、輪檔、工具箱等各類工具設備整齊擺放,并與停機線平齊成一條直線。
焦偉光站在工具箱前,伸出食指,指向停機線,再將手抬至耳朵旁,各停頓1秒后,再將手指向停機線。“確認!”他通過“指言檢視法”,動作瀟灑利落完成第一項檢查。

機務員是飛行安全最后一公里的守護者,除了精湛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嚴謹細致的專業作風。近年來,河北機場集團機務工程技術分公司(以下簡稱“機務分公司”)將員工的安全作風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制定了以“指言檢視法”為核心,覆蓋航班保障全流程的規范化操作管理程序,即“機務5S管理法”和“特種車輛可視化操作法”,強化了管控效能、優化了管控能力和保障品質,進一步提升了安全裕度。
心眼口手聯動 保障工作更“踏實”
“使用‘指言檢視法’以后,每次結束保障任務我心里都很‘踏實’。”機務員李宏宇說。“以前保障完飛機,心里偶爾會‘打鼓’,懷疑自己有沒有遺漏的地方。現在我檢查了、到位了,就很自信,絕對不會遺漏。”
“指言檢視法”是機務分公司全流程規范化操作管理程序的核心。即:眼睛觀察關鍵部位狀況,手勢對關鍵部位指示、口中呼喊“確認”,對已完成的檢查進行復核。機務分公司通過梳理保障流程、明確關鍵風險點,在多次研究后確定了機務保障的8個站位點:接機準備時1個站位點(停機線處)、出港前繞機過程中6個站位點(機頭處、機身右前處、機身右后處、機尾處、機身左后處、機身左前處)、航空器出港滑行前1個站位點。機務員在8個站位點通過“指言檢視法”對保障過程中的停機線與保障機型是否相符、出港前艙門蓋板是否關閉、滑行前輪擋是否撤離、轉彎銷是否取下等關鍵要素進行二次確認。
“‘指言檢視法’通過心想、眼看、口述、手指的聯動和復核,增加了工作人員的注意力,有效避免了錯忘漏的發生。”石家莊機場機務保障部副經理王昭介紹。機務保障部還結合實際,提出了繞機檢查“四到”(看到、摸到、指到、想到)原則,進一步對“指言檢視法”進行深度細化實踐。
“指言檢視法”一經推行,就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效果,不僅使機務員接送機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煥然一新,無后果違章事件的發生次數也明顯減少。王昭介紹說,以接機環節中最容易發生的確認錯機型導致飛機停錯線的事件為例,“指言檢視法”推行至今,該類事件的發生次數降為了0。
除機務保障部外,機務分公司另一個核心業務模塊——負責特種車輛的勤務保障部也全面落地了“手勢+口令”的可視化安全操作流程。使特種車輛駕駛員具備程序化的靠機風險檢查、確認、判斷的能力,對靠機作業關鍵風險達到“指示到位、口述到位”的目的。以客梯車保障為例,在靠機前設備檢查、確認靠機指令、檢查客艙門、放置輪擋、撤離前檢查、設備撤離6個環節,就有“已升至……機型高度”“兩側擋板已收回”等12個確認口令。
“將手勢、口令融入客梯車、電源車等四類保障車輛的關鍵流程,將寫在紙上的流程文字賦予了簡明的實操外形,有效管控了特種車輛靠機作業的各類安全風險。”勤務保障部李晨旭介紹,“可視化操作法推行至今,沒有發生過責任原因導致的航空器地面剮蹭事件。”
深度規范化 從“做”到“做得好”
“如果說規章與行業標準等相關制度確定了‘應該做’的總體要求,我們則希望通過機坪規范化操作管理程序完成‘如何做’的具體落實。”王昭說。
以接機前機坪適用性檢查為例,相關規章制度中之提到要進行機坪適用性檢查,但是如何檢查,檢查范圍是多少,都沒有明確規定。在此次制定機坪規范化操作管理程序時,機務分公司對檢查路線,和檢查范圍進行明確規定:從停機線開始至機位行車道,左右各檢查10米范圍,實現了機位全覆蓋。
此外,機坪規范化操作管理程序將設施設備的擺放、與機組對話的規范、航班等待期間的儀容儀態與紀律規范等相關細節要求也納入其中。
“我們在程序設計的時候,還明確了進港指揮過程中監護員的協助指揮程序,以及航空器推出過程中指揮員與監護員的具體職責劃分。”王昭說。在接機過程中兩名機務員分別擔任指揮員和監護員的角色,將以前一人指揮,變為兩人同步指揮,站在停機線旁的監護員可以準確給出停止信號,確保在夜間等視線不佳的情況下飛機依然可以準確入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工作作風不僅體現保障工作中,也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機務分公司將深度保準化的管理程序延伸到辦公場所和日常管理中,開展了以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為核心的5S管理辦法,詳細規定了辦公室、生產值班室的衛生標準、設施歸位等要求,此外還明確了效果驗證的頻次及相應人員的職責。整潔的辦公環境進一步體現了機務人“嚴謹、專業”的形象。
每一項新的程序的推廣,都會伴隨“陣痛”。為確保規范化操作管理程序的落地落實,機務分公司利用休息日、保障間隙多次開展專項培訓。機務保障部結合現場保障實際過程,開展每日自查。將規范化操作的執行情況加入到每日按章操作檢查單中,通過現場檢查、錄像回看等方式進行高頻自查。勤務保障部采取“日常監察+模擬考核”的形式,在開展每日按章操作檢查的基礎上,每月開展可視化執行情況考核,從作業站姿、指示手勢、復述口令、操作流程四個維度對員工掌握可視化操作法的情況進行符合性檢驗。
通過持續推行和實踐,機務員和特種車輛駕駛員對規范化操作由最初的不理解、難為情到現在的高度認可和高效執行,從觀念和行動上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在首都機場集團年度獲獎案例和獲獎課程評選中,機務分公司規范化操作相關案例、課程獲得崗位實踐類案例一等獎、重點項目類案例三等獎以及崗位技能類金牌、銀牌課程等榮譽。
作為河北機場集團的試點,機務分公司機坪規范化操作成功落地推行,為各機坪作業單位結合實際落地規范化操作提供生動實踐。下一步,河北機場集團將在機坪各作業崗位廣泛推廣規范化操作該工作法,引導各機坪作業崗位制定標符合自身的標準作業規范,制定航班保障標準化手冊,不斷提升河北機場集團所轄各機場機坪保障作業規范化管理水平。
建設安全文化 讓安全“形神兼備”
走進機務保障部值班室,10條典型不良維修作風展示板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這是我們開展‘典型不良維修作風行為大家說’活動的成果,大家將自己認為的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作風行為進行舉例,全員投票,選出10條典型不良作風行為展示。同時我們還在規范化操作中對相關內容進行補充,時刻提醒大家遵章守紀,敬畏職責。”王昭說。規范化操作程序能夠幫助營造良好安全文化,同時,良好的文化氛圍也能促進規范化程序的落地生根。”
外化于行,更要內化于心。
機務分公司將安全文化建設與規范化操作相結合,通過營造積極和諧的的安全文化氛圍,對員工行為進行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
勤務保障部結合特種車輛實際情況和保障流程風險分析,推出的可視化“安全操作標識”,制定了飛機牽引設備、旅客登機梯、飛機除冰設備、飛機地面電源機組、飛機地面氣源機組、飛機地面空調機組6類安全操作提示語,粘貼在前擋風玻璃、左側車窗等駕駛員能夠高頻看到的位置,提示語利用七律的形式不僅簡潔精煉,而且韻律十足,更好的幫助駕駛員能夠對作業關鍵風險點“熟記到位、觀察到位”。
機務保障部舉辦了“我為安全生產建言獻策”的有獎參與活動和“典型不良維修作風行為大家說”的活動,采納大家的合理化建議,對規范化操作進行系統完善,提升了部門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時,還鼓勵了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到安全管理的活動中來,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
下一步機務分公司還將探索實施“師帶徒”制度。通過技術與作風過硬的老機務員手把手“傳幫帶”,使新員工加深對安全職責的理解,傳承最后一公里守護者“嚴謹細致”的專業精神,進一步增強職業榮譽感和敬畏精神。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綦振興:守護飛行安全的追夢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