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南昌昌北國際機場監裝監卸員的一天
8月,作為“四大火爐”之一的南昌,氣溫持續突破37℃,機坪上更是熱浪翻滾,地表溫度高達50℃。在高溫酷暑面前,江西機場集團下屬的江西空港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一線員工頭頂烈日、堅守崗位,一絲不茍地接受著高溫酷暑的“煎”熬和“烤”驗,保障著一趟趟航班的安全出行。筆者近日跟隨地服公司監裝監卸員熊煥銀,用鏡頭記錄下了他的一天。
監裝監卸,一個不容有失的崗位!監裝監卸主要負責監督進出港航班貨艙裝、卸是否與配載單據相符,并對機下各崗位人員的到崗時間、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規定行進監督,是機坪安全運行的一道重要安全防線。
熊煥銀,45歲是南昌機場的一名監裝監卸員,從2006年至今,他已在民航兢兢業業工作了10個年頭。由于業務扎實、勤勞肯干,他從起初的一名裝卸員到裝卸組長再到現在的監裝監卸員,無數個日日夜夜和寒冬酷暑,讓他深刻的體會到安全與責任就是自己最大的使命!
清晨5時50分,當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時,熊煥銀已從機場宿舍來到了辦公室,上班第一件事便是整理著裝并查看崗位交接本,記錄下今天自己保障的航班信息,并為他一天的工作做好準備。
清晨6時5分,了解完當天航班情況后,熊煥銀來到配載室,進行航班裝卸機單的簽收工作。
7時20分熊煥銀來到機位監管航班,并仔細核對著進出港行李貨物件數及裝艙是否與裝卸機單相符。
上午10時至下午15時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同時也是航班生產最繁忙的時段。10時12分,熊煥銀在等待CA1573航班的入位,并時刻關注著他所負責的其它航班的落地時間。
10時30分,熊煥銀認真核對著出港貨物的斗牌信息,并記錄下貨物裝載艙位的每個細節。
10時37分, CA1511航班進港行李、貨物較多,加之天氣非常炎熱,裝卸員體力消耗巨大,熊煥銀監管航班時發現裝卸員搬貨較為吃力,他二話不說,放好手中的對講機,便沖上前去幫著裝卸員一起卸機。
10時42分,在保障航班的過程中,貨運司機將航班所有出發行李和貨物拖至機坪等待裝機。在裝機過程中,熊煥銀根據他多年的機坪工作經驗,在預計第5斗裝有520kg的貨物可能無法裝在前艙時,他第一時間通過對講機將預計拉貨情況及時反饋給了配載員。
中午12時13分,在機坪上“烤”了一上午的熊煥銀汗如雨下,身上的工服早已被汗水浸濕。即使在這樣的高溫下,熊煥銀依然神情專注的在烈日中清點著行李。
13時25分,在卸機過程中,熊煥銀走進悶熱的腹艙,仔細的檢查著到達雞苗情況。
19時10分,夜幕已經降臨,CZ6582航班出港貨物剛從倉庫拖至機坪,熊煥銀便立刻根據裝機單上的信息,熟練的在貨物斗牌上寫下了裝艙位置。
19時35分,還沒有來得及吃晚飯的他在監管著CZ6582航班最后一斗貨物裝機。
19時40分,在關閉貨艙前,他走進腹艙再次核對,確保裝機無誤。
19時45分,隨著皮帶傳送車的緩緩退后,貨艙門關閉,熊煥銀拿起對講機喊道:“336,246,CZ6582航班裝機完畢,關好艙門。”
20時25分,剛吃完晚飯后的他,還沒來得及休息,對講機里便傳來了他所保障航班即將落地的消息。三步并作兩步,他一路小跑趕去了208機位……
20時55分,熊煥銀在航班腹艙中拍照記錄破損的到達貨物。
21時26分,記錄完航班卸機破損情況后,熊煥銀將臺賬歸類放進文件柜中。
凌晨3時18分,一架因為前站輪胎扎傷,導致延誤4個半小時的航班落地。雖然已經非常疲倦,但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只為了那一句:“保障旅客、貨物平安成行。”
凌晨3時50分,在保障完最后一個航班后,熊煥銀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辦公室,在沙發上休息片刻后,班組長及時地給他送來了宵夜,并叮囑他早點休息。
由于熊煥銀的航班延誤至最晚,下班前,他在交接本上寫好交接事項并逐一檢查同事們的對講機是否充電,確保第二天早班人員“輕松上陣”。
監裝監卸——一個平凡的崗位卻又不平凡的工作!在筆者問到熊煥銀怎么看待自己現在的工作時,老熊憨厚的回答說:“我也不知道說啥,我感覺自己很平凡,但卻很自豪!”一個年過40的男人,話不多,言語間流露出的卻是那種簡單和質樸。熊煥銀從事這份工作已有10個年頭,從他那黝黑的皮膚便可看出,這是長年在機坪作業的工作人員。在他自己眼中,監裝監卸的工作是如此普通,每天穿梭于機坪,在一架架飛機之間監督、檢查行李和貨物郵件的裝卸機情況,確保裝載平衡的準確;但在我們眼中,監裝監卸員們卻是用默默的付出為千千萬萬出行的旅客鋪平了一條安全之路,“他們”幾乎很少出現在鏡頭當中,也未曾真正走進大眾的視野,但就是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平凡隊伍,在工作中卻處處體現著不平凡的精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