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試航空快件中轉集拼業務 吸物流巨頭
中轉集拼試點后,進出口貨物毋須再像以往般輾轉在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中轉集拼,可大幅降低內地總體航空物流成本,未來浦東機場料可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及快件集成商。
圖:DHL看好內地中轉集拼市場,率先進駐上海機場,圖為該公司每小時能處理4萬件貨物的自動分揀系統 本報記者倪巍晨攝
空運服務業是上海自貿區的重點行業之一。記者29日從浦東機場海關部門獲悉,上海本月已正式啟動“航空快件國際中轉集拼(下稱中轉集拼)業務試點”,DHL北亞樞紐成為全國首家獲海關總署批準開展該項試點的企業。分析稱,中轉集拼試點后,進出口貨物毋須再像以往般輾轉在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中轉集拼,可大幅降低內地總體航空物流成本,未來浦東機場料可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及快件集成商。
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中羅列的98項重點任務中,近20項內容與機場空運相關。事實上,國際中轉集拼能力正是支撐自貿區成為驅動地區乃至國家發展的新動力。韓國仁川機場和仁川經濟自由區、阿聯酋迪拜國際機場和機場自由貿易園等,都是由海港和空港組成高效物流網絡,從而發展為成熟自貿區的著名例子。
中轉集拼助降時間成本
上海浦東機場海關副關長董樹華說,國際樞紐機場中的“中轉集拼”通常佔機場總貨量的五成,上海自貿區成立前,由于境內未啟動中轉集拼業務,進出口貨物只得輾轉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中轉集拼,不僅成本高而且耗時也長。上海口岸監管部門依據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要求,對監管模式進行了創新和突破,在浦東機場先行先試中轉集拼業務,“境外貨物經國際航班抵達浦東機場后,即可在‘臨機場空側區域’內拆箱分揀,并依據不同目的地重新裝箱再度運送出境”。
貨運中轉目標七年翻兩番
據了解,海關方面已針對試點確立了相關監管規范與操作標準,同時協同企業共同營建國際轉運貨物查詢系統客戶端。試點完成的首批中轉集拼業務共501票、566件、3396公斤。市場人士分析,中轉集拼試點有利于航空公司于相關營運方通過集拼方式降低成本。
“自貿區建設將進一步增強浦東機場的國際貨運樞紐功能。”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李德潤透露,未來上海機場集團將從機場設施擴建、軟件服務能級提升、區域功能完善等方面?手對接自貿區,力爭在2020年,浦東機場年貨運規模達470萬噸,貨運中轉比例從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5%。
據上海機場集團總工程師劉武君介紹,浦東國際機場國際樞紐港建設已進入成熟發展期,集團冀將浦東機場客運吞吐量提至1億人次,將貨運吞吐規模提至500萬至700萬噸,機場第四跑道則預計明年首季投運。
分貨自動化每小時四萬件
另一方面,記者在DHL北亞樞紐現場實地觀察,發現并未有太多工作人員,貨物分揀工作基本由自動分揀系統執行。據介紹,DHL將全球最先進的自動分揀設施引入上海,“人工分揀每小時能處理700至1200件貨物,但我們的設備每小時能分揀40000件”。從企業經濟效益角度看,中轉集拼試點可節省航線資源,減少設備與人員投入,“目前中轉集拼試點每天凌晨2至4點開始,下階段我們還會引入更多的航線參與試點”。
DHL亞太區首席執行官許克威坦言,設在上海的北亞樞紐耗資1.75億美元,它是DHL全球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亞樞紐已開通了每日直抵歐美、亞太等地區14個重要城市的航班,每周定期航班達190架次,航線網絡覆蓋全球220個國家與地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