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貨站啟用360°智能安檢系統
魏淑強 攝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2月12日消息:近日,廣州白云機場貨站在航空貨運領域率先引進了一套高集成化和信息化的安檢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該“智能系統”實現對人、貨的有效管理,可以大大實現貨物流的安全高效運轉,為推動機場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高科技和信息化的保障。
隨著我國物流業、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貨郵吞吐量呈逐年上升態勢,去年廣州白云機場貨站累計完成貨郵吞吐量45萬噸,同比增長7.2%,創歷年來貨物處理量新高。單是國際貨運方面,由于“白云機場國際1號貨站”于去年底啟用,大大釋放了產能,國際總貨量達到14萬噸,同比增長超過20%。為實現與貨物流大步發展相匹配,廣州白云機場貨站推出了360°“智能安檢系統”。
據了解,這套安檢信息系統,相當于地面的“航空飛行記錄器”,即大家都熟悉的“黑匣子”。它利用最新的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對原來分散、各自獨立的監控系統、貨檢系統進行整合,對貨物信息進行存儲,從而形成了“全過程監控”、“多層次主體防范”、“全方位自動分析”的網絡檢查體系,相當于白云機場貨站也建立了地面安全的“黑匣子”。相關技術人員介紹,“這套系統在需要時可以把所存儲的信息,包括貨物當時過X光機的整個過程,都重新調取出來,供分析之用,使空防安全的保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整合新技術推動物流發展已經不是新鮮事。”小羅告訴記者,“該系統是白云機場與中航信合作研發的新系統,其功能的多樣性和便利性值得稱道。”
只要有需要,貨站的CTOC(即“運行控制中心”)可以隨時通過“運單號”、“放貨時間”、“開機人員”、“航班號”等任意信息調取視頻資料,既加強安全管理,又實現方便快捷,提高了技術化水平,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張媛 攝
除了管理的便利性增加,該系統對機場、航空公司以及貨主來說都是“多贏”。例如該系統“電子眼”的360°安全監控無死角功能,彌補了原來現場人、機檢查監控不全的空白。以往,平均1件貨物通過X光機掃描成像時間是3秒,而貨檢員需要在3秒內做出判斷:這件貨物內是否藏有違禁物品。貨檢員除了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需要長時間的精神高度集中,走神幾秒就可能導致違禁物品的上機,直接影響飛行安全。因此光靠一雙眼睛是不夠的!這套安檢信息系統“上線”后,通過在安檢機房內安置“電子眼”,同時與X光機及視頻監控系統連接,實現多層級實時的人、機監控。安保部張經理介紹說:“有了這套系統,我們在辦公室就可以隨時查看開機員作業的實時動態,及時發現并糾正違規操作。同時還可以多級實時、甚至反查貨物過X光機圖像,確保違禁物品逃不過法眼!”
“白云機場不愧為一個大型的現代化物流節點。”一名貨運代理人體驗該系統后也激動地說,丟貨、少貨,是貨物代理人在貨物的運輸、短停等整個流程中最頭痛的問題,“該系統設置專門的攝像頭、24小時監控,而且實現集成管理,小創新解決了大問題。隨著貨運市場的快速發展,高價值產品運輸越來越多,有了這套系統,我們放心多了!”
對于監控系統更加嚴密,機場貨站的貨檢員則表示:“開機的每1秒鐘都比以往更加精神集中,操作也更加專業規范,大家工作效率也跟著提高了!”
--
------------------------------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跨境電商 成就航空貨運的轉型夢想?
- 下一篇:情人節前139噸鮮花從白云機場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