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協注銷申通貨運代理資質
繼圓通、韻達之后,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以下簡稱“中航協”)又一次做出重磅處罰,注銷申通快遞的航空貨運銷售代理資質。這是對3月10日吉祥航空HO1253航班執行上海飛往北京時因前貨艙煙霧警告緊急備降濟南機場事件的事后處罰決定。
中航協表示,相關方采取隱瞞手法將危險品謊報為普通貨物運輸,性質十分惡劣,嚴重危及民航安全。根據有關規定,決定注銷“申通快遞有限公司”“上海秉信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申海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貨運銷售代理資質。
3月18日,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采訪時表示:“事情發生后,對品牌聲譽影響非常大。”公司已經針對問題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對涉事網點進行停業整頓、全網拉網式檢查、要求快遞員開箱驗試、各轉運中心增加安檢設備等。
業內人士認為,申通快遞并非唯一責任人,寄件人和機場安檢都存在過失。這一事件也反映了在航空貨運層層轉包過程中各方面的安全監管缺失。
申通等三公司被注銷貨代資質
3月10日晚上,吉祥航空上海飛北京的HO1253航班在飛行至濟南區域時發生前貨艙煙霧警告,為保證安全,機組選擇就近備降濟南機場。民航局有關部門隨后對此事展開調查。
兩天后,中航協宣布,涉事航班的貨艙中有一票由申通快遞所有的快件,內含化學品“二乙胺基三氟化硫”。這種化學物品的特性是有腐蝕性、易燃。
根據民航華東局 《關于HO1253航班火警事件的初步調查報告》,該航班共承運三票貨物,236件,1689公斤,托運人為上海申海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收貨人為北京市多元申通快遞服務有限公司。該票貨物是申通快遞有限公司的快件,貨運單上填寫的貨物品名為“標書、鞋子、連接線和軸承”,但實際貨物中卻含有危險品“二乙胺基三氟化硫”。
中航協表示,鑒于這三家公司超出經營范圍承攬危險品,在未按照民航276部規章與委托航空公司簽訂危險品協議的情況下,采取隱瞞手法將危險品謊報為普通貨物運輸,性質十分惡劣,嚴重危及了民航安全。根據《中國民用航空運輸銷售代理資格認可辦法》的有關規定,中航協決定注銷“申通快遞有限公司”“上海秉信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申海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貨運銷售代理資質。
記者了解到,3月18日上海郵政管理局也做出決定,對違法主體之一的上海浦東金橋(600639,股吧)申通快遞公司處以重罰,永久吊銷其快遞業務準可證。
申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遞員在攬收該貨物時曾詢問過客戶是否違禁品,但寄件方并未告知貨物品類,也應承擔相關責任。上海郵政管理局則認為,快遞行業有明確的開箱要求,攬件人員必須打開快件現場驗收,顯然在該事件中,相關人員并未按要求執行,造成了嚴重后果。
3月18日,申通快遞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情發生后,對品牌聲譽影響非常大。”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對此事展開全面檢查和整頓。“事情發生以后,我們對涉事網點停業,安全事故在全網通報,在全網會有一個拉網式大檢查,對安全不達標的網點制定整改意見,逐步對加盟網點建立退出機制。一旦查到有違禁品,將取消加盟網點資質。”
快遞層層轉包存監管漏洞
對于中航協注銷申通快遞貨運銷售代理資質的處罰,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記者表示:“貨運銷售代理資質是指可以直接向航空公司訂艙,而申通快遞大部分航空貨運業都是通過代理來完成的,直接訂艙比較少,影響不大。申通雖然有這個資質,但基本上沒用,它拿的價格沒有代理拿的低。”
“中航協取消資質,意味著以申通為名義向航空公司托運不再允許了。只能通過第三方有貨運資質的代理公司來空運。”申通快遞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不過,他也表示,申通快遞的航空件一般都通過代理走。“直接向航空公司訂艙,有一部分,但不多。”
據了解,申通的航空件占比在20%~25%左右。
記者從中航協了解到,此次事件中,申通快遞為攬貨方,因與航空公司無銷售代理協議,交由上海秉信物流有限公司運送;上海秉信也未與航空公司簽訂銷售代理協議,將貨物轉交持有航空貨運單的上海申海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進行托運。
類似的航空貨運轉包行為在行業里很普遍。“多層轉包,表面看上去是轉來轉去,一般來說,一個代理是以一個航線為主,比如某家公司主要代理上海到北京。其他地方,由于貨量小,拿的價格沒有競爭力,就會轉給另外一家,這是一個集貨的概念。”徐勇告訴記者。
徐勇還表示,申通快遞并非唯一責任人,要劃分責任,最主要責任是發件人,采取瞞報的方式故意發危險品。第二是機場安檢,不把關就上飛機,存在責任。“單獨處罰代理公司和攬貨人是沒有道理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事件反映了在航空貨運層層轉包過程中各方面安全監管的缺失,一旦出問題,責任難以認定。
2012年底,同樣是因為南方航空(600029,股吧)發生的一起航班貨物燃燒事件,中航協注銷了包括圓通速遞和韻達快遞在內的五家快遞公司的航空貨運代理資質。
記者在中航協查詢相關公司資質發現,圓通和韻達的資質狀態顯示為“注銷”,而申通尚未更新,狀態仍然是“合格”。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航空貨運銷售代理資質的取得相對比較容易。國內有上千家,上海就有兩三百家。“取消幾家的資質,一點都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協在調查中還發現“上海申海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與“上海利騰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上海翔鷹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相同,決定同時對“上海利騰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上海翔鷹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停業整頓3個月,視其整改情況再做進一步處理。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航空運輸行業存在一定的“灰色區間”,不同貨運公司與航空公司間“看關系定價”,而且航空公司與地面代理之間的安檢標準也并不統一,這些都為航空運輸的安全埋下了隱患,需要進一步治理與完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