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物流: “筑巢引鳳”帶動進出口貿易
不斷有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航站樓前接送旅客的車輛川流不息,這是來到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便映入眼簾的繁忙景象。這景象與全世界各大機場沒太多差別。驅車沿著機場大道北行,走2公里左右,又看到另外一派忙碌景象:在世界四大快遞巨頭之一——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的倉庫內,10余條流水線正以每小時3萬件的速度分揀快件包裹;在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辦事大廳內,海關關員一邊仔細地核對著企業遞交的報關單,一邊快速地敲擊著鍵盤……
這就是廣州經濟增長新引擎——空港經濟——的“具象”。從2004年廣州白云機場轉場以來,10年間,廣州白云機場客貨運吞吐量急劇增長。依托機場建立的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不久前正式封關運作,一個全新的空港經濟圈正悄然崛起。
白云物流借力綜保區推進轉型
廣州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于2013年6月通過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的審查后,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廣州空港經濟區的核心區——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順利完成了一期圍網建設。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7.385平方公里,包括北區、中區、南區3個區域。其中,中區占地面積為0.756平方公里,位于廣州白云機場北邊,是目前整個綜合保稅區中發展最為成熟的核心區域。由南航控股的廣州空港國際物流園區(簡稱“白云物流”)作為綜合保稅區中區核心地塊被整體納入綜合保稅區,一期驗收面積為0.537平方公里,也是整個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中發展最早、最成熟的區域。今年4月17日,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等10個部委的聯合驗收。7月29日,其正式宣布封關運作。
綜合保稅區是目前中國除自貿區外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特殊功能區。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中區)將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對于物流企業、外貿企業、加工企業、金融企業來說,由于海關功能和政策的整合,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增強企業吸引力。
隨著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白云物流成為空港政策高地,吸引了大量企業入駐物流園區。目前,進駐物流園區的企業客戶已超過200家,倉庫使用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包括航空公司、代理公司、報關公司、快件公司、物流企業、貿易企業、加工制造企業等,涵蓋空運口岸操作、保稅倉儲、保稅一日游、保稅加工、保稅航材、快件業務、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等多種業務類型,逐漸發展成為華南地區一條外向型臨空經濟產業聚集帶。
白云物流公司負責人說:“綜合保稅區齊全的業務類型和獨特的政策優勢,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物流園區還依托南航豐富的國際、國內航線網絡,為高附價值、時效性強的進出口貨物運入或運出綜合保稅區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保障。”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單獨運營管理海關監管區、保稅物流中心和綜合保稅區的企業,全民航僅白云物流一家。較大的政策資源優勢對公司長遠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他表示,白云物流將以綜合保稅區啟用為契機,一是搭建綜合性大型物流平臺;二是利用綜合保稅區政策為南航航材、發動機保障提供全方位服務,降低南航機務維修成本,引進更多航材供應商和代理商入駐綜合保稅區中區,逐步建成航材保稅中心和航材供應中心;三是利用綜合保稅區中區的優勢,整合南北兩區進出口通關業務,增加收入增長點,不斷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益。
綜保區政策紅利逐漸凸顯
記者了解到,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后,進駐物流園區的企業將享受稅收政策、海關監管政策、加工貿易政策、以及檢驗檢疫政策、外匯管理政策等多項政策紅利。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后的一項重要業務正在加快推進。白云物流目前已成功申報成為廣州市首批跨境電商試點園區。截至8月底,物流園區內注冊跨境電商相關企業達到10家,共處理B2B2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ustomer)保稅進口模式的跨境電商業務近10萬票。
9月24日,廣州海關正式啟用跨境貿易電商直購進口通關管理系統,并與唯品會等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標志著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業務正式在物流園區內開展。這使園區內跨境電商模式由原來的B2B2C保稅進口模式發展至B2C直購進口模式,將惠及更多的電商企業和普通消費者,為“海淘”一族購物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務。
威時沛運是廣州最早涉足跨境電商的企業,雖然在物流園區內開展業務只有3個多月,但日均業務處理量已達1000余票。記者走進威時沛運位于綜合保稅區內的保稅倉庫,看到工作人員正熟練地對貨物進行拆箱、檢貨、分揀、封箱作業……威時沛運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多數網民采用‘海淘’方式到境外網站購物,從下訂單到收貨一般需要25天左右的時間。而跨境電商試點企業所采用的B2B2C模式可以將整個流程縮短至兩三天。”
除跨境電商外,能夠充分享受綜合保稅區政策紅利的航材保稅業務也在向縱深拓展。白云物流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華南地區波音737機隊的輪胎都存儲在物流園區的保稅倉庫內,輪胎從國外進口到保稅倉庫內存儲不需要繳納關稅,而是等到實際需要時才繳納關稅,暫時不需要的可以一直以保稅狀態存儲在倉庫里。同時,海關監管方面也改變了以往每次提取都要進行報關申報的繁瑣手續,實行定期報關,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
綜保區助推空港經濟騰飛
廣州白云機場作為全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2013年旅客吞吐量達5246萬人次,貨物吞吐量達131萬噸;預計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82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將達到220萬噸。同時,總部在廣州的南航近年來實施的“廣州之路”樞紐戰略,促使廣州在運力投放、航線資源等方面都具有先天優勢。
該負責人說:“毫無疑問,憑借這一樞紐,將催生更加龐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各種要素的流動蘊涵著巨大的商機。一條航空產業鏈帶來一個區域的發展,具備了就業、居住、休憩、交通等城市功能,因此被稱為‘空港新城’。”
廣州空港國際物流園區近年來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廣東省外向型經濟持續發展,加快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也對航空國際物流、臨空指向性強的產業等發揮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自2005年正式運作以來,物流園區服務內涵不斷深化、豐富,從原有單一的口岸業務和租賃業務,逐步發展為包括保稅業務、冷鏈業務、航材業務等在內的多種業務類型。2004年,物流園區年國際貨運量僅為6萬噸,2013年該數值已達到38.99萬噸,增長逾6倍。入駐物流園區的企業數量由原有的數十家增至目前逾200家。業務種類從貨站業務、快件業務、租賃業務,發展至包括保稅業務、冷鏈業務、航材業務等在內的全方位物流供應服務業務。在公司建設初期,四周基本上都是荒地;經過12年的發展,附近發展成為集商貿、酒店、學校等配套設施于一體的機場商貿區。
鑒于此,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被賦予了空港經濟乃至區域經濟的發動機角色,并被廣州市政府寄予厚望。廣州市政府領導多次到廣州白云機場調研。據了解,在廣州空港經濟區核心區范圍內,將集聚廣州航空產業基地、航空總部經濟綜合服務區、廣州空港國際物流園區、航空制造與維修基地等數十項高端項目。
此外,有消息稱,廣東省正在統籌探討建立自貿園區,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也有望納入申報方案中。可以預見,身處世界制造業中心的廣州空港經濟區,原本就擁有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在此基礎上升級而來的自貿園區一旦獲批,廣州的空港經濟將迸發出更大的生命力和輻射力。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烏海機場貨郵吞吐量創新高
- 下一篇:大連機場進境水果指定口岸獲批后迎來首批進口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