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航首都機場安檢作業區轉場至T3航站樓庫區
2015年5月17日,郵航航陸郵件交接點轉場新場地。
7月13日,新落成的郵航“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庫區 ‘陸航郵件交接安檢作業場地’”正式投入使用。經過一周運行,在日作業量80噸的負荷下,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這標志著郵航首都國際機場郵件安檢作業全面與民航安全管理條例接軌,北京EMS郵件在完成安檢后,由八噸廂式貨車經過一段社會道路,盤駁至機場停機坪的作業模式正式退出歷史。這一作業模式的變化,在大幅度提升郵航空防安全水準的同時,EMS郵件處理時限在首都機場陸轉航環節整體提升一到兩個小時。
郵航首都機場EMS郵件陸轉航作業包括郵件陸轉航交接、安檢、裝箱(組板)、稱重、配載,裝機。郵航首都機場郵件安檢作業原場地位于順義天竺空港區的的北京速遞郵件交換站內,2005年投入使用,總面積八百余平方米。是時,連通這里與機場停機坪之間的“貨運路”視同為場內道路,郵航在郵件完成安檢組板(裝箱)作業后,由配掛場內號牌的八噸廂式貨車,通過貨運路,將郵件盤駁進入機場停機坪。
隨著首都機場的快遞發展,特別是T3航站樓啟用后,貨運路由過去的視同場內路,變為社會道路的交通干道,郵航因此承擔著巨大的空防安全壓力。同時,隨著EMS業務快速發展,郵航首都機場作業航班由4個遞增至12個,800平方米的作業面積已經不能滿足要求,特別是作業量在高峰期間,8噸廂式貨車的運力十分緊張,疊加首都機場貨運路擁堵和,郵件時限壓力逐年遞增。
新投入使用的位于首都機場T3航站樓庫區的郵航陸轉航作業場地,總面積為1500余平方米,嚴格按照民航局控制區圍界標準實際施工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實現無死角全覆蓋,安檢設備由過去的兩臺提升為3臺,郵件在完成交接后,安檢、稱重、配重等工序后,直接由拖頭牽引車,在幾分鐘內即可牽引至機坪機翼下,完成裝機作業,流水作業線順暢,在空防安全水準提升的同時,郵件處理時限大幅度縮短。
目前,因應這一變化,郵航北京生產作業部門開始推遲陸轉航出港郵件的截載時間,使得更多的郵件趕發有效航班。
郵航首都機場作業場地轉場T3航站樓庫區,還將在提高中國郵政自主航空網的時限水準產生積極作用,同時,也為今后營建空港郵件處理中心提供樣本。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讓互聯網與航空貨運“聯姻”
- 下一篇:國貨航將開通上海-埃德蒙頓-達拉斯貨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