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空聯運將成渝新歐核心優勢
渝新歐集貨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9月20日舉行的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第十屆年會上表示,從互聯互通角度,重慶鐵路、港口和航空三方面可以組合出五種聯結方式。
他所述的五種聯結方式,包括江海聯運、鐵鐵中轉、鐵空中轉、公路和鐵路的中轉、鐵海聯運。
其中鐵鐵連接和鐵空中轉主要針對渝新歐這條重慶至歐洲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一旦實現,將使其輻射范圍進一步拓展,并形成核心優勢。
集貨能力不斷提升
渝新歐是重慶拓展內陸開放大通道的重要載體,重慶將正嘗試將其與空運相結合。
黃奇帆認為,重慶的機場到新加坡、到香港、到臺北、到首爾、到東京,基本上是三個小時等距離的航空半徑,這將與渝新歐形成鐵空聯運的基礎。
“這些比較發達的城市、地區,都有大量的歐洲奢侈品要采購,要么太貴,要么海運時間太長。如果運一個月,資本利息也很高。”他說。
他透露,最近正跟顧問團里的幾個顧問在討論,將歐洲的貨物通過渝新歐運到重慶,然后從重慶空運到其它地方。“一萬多公里,差不多就十三天時間,其中空運占很小一段,三個小時,是比較合理的。”
而他所提的鐵鐵連接,意指國際口岸和國內貨物互聯互通。“渝新歐是跨國的,也可以到廣西、到云南、到上海、到深圳。”他尤其提到把云南、東南亞的咖啡豆運到重慶加工了后再出去,“最近出現好勢頭,歐洲訂重慶的咖啡豆,供不應求。估計到明年,每星期一個專列的50個集裝箱的咖啡豆就出去了。這就是鐵鐵中轉。”
這也與與會當天國際經濟顧問所提建議吻合,有代表認為,重慶實際上是位于三條貿易大通道的交匯處,包括一帶一路、長江黃金水道和重慶經過昆明通向東南亞到印度的板塊經濟帶。
“互聯互通的文章不能光做在重慶本土的那幾件事的連通上,最重要的是跟全球"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包括長三角、長江流域、長江上游、國內周邊的互聯互通。”黃奇帆說。
從專列到廣進廣出
在渝新歐運行之初,班列基本上是專列形式,開行頻率不高,周邊城市貨源少,后來逐步開通公共班列,實現不間隔運行和運輸品種放開。
公開資料顯示,渝新歐最大的貨源結構改變發生在2014年,打破了以本土IT產品為主的局面。在當年的運輸品種和貨源分類中,重慶本土造的IT產品約占整體貨源的四成多,本土其它貨源占一成左右,剩下的四成多貨源主要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廈門、深圳等地,產品涉及服裝、機械、家具等眾多領域。
根據重慶市外經貿對外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每年經由“渝新歐”出口歐洲的貨物總量在3億噸左右。通過“渝新歐”出口的主要是重慶生產的數碼產品、筆記本電腦和機電產品。同時,有200多種汽摩產品運往俄羅斯,機電產品、石油勘探設備運往吉爾吉斯斯坦。自歐洲進口到中國的貨物品類則主要為精密儀器、機械、高檔服裝等。
業內人士認為,渝新歐的貨運主要受重慶本土IT產品出貨情況和周邊集貨情況影響。而一旦“鐵鐵聯運”、“鐵空聯運”得以實現,將意味著渝新歐有更大的輻射半徑。
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董事長羅書權此前對媒體透露,今年渝新歐計劃發行班列去程150班,回程100班,遠超國內其他中歐班列。
黃奇帆在會議現場提到,作為經濟顧問之一馬士基公司專門針對渝新歐做了分析,認為渝新歐目前的運營狀態有8個優勢,8個瓶頸,未來發展中有5大可能的風險。但該報告未對外公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