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籌備A股IPO 專家稱其市值或超千億


京華時報制圖楊立場
記者昨天獲悉,民營快遞老大順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順豐)擬在國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的上市輔導。另據證券時報消息,深圳證監局目前已受理順豐控股的上市輔導申請。
快遞老大要IPO
順豐《上市輔導公告》終于浮出水面。這份公告落款時間為2月18日,于2月20日刊登在《深圳商報》上。公告顯示其擬在國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的輔導。據證券時報報道,順豐控股的上市輔導申請已經獲得深圳證監局受理。
創立于1993年的順豐一直是民營快遞行業的龍頭企業。順豐官網信息顯示,順豐速運成立于1993年,截至2015年7月,順豐已擁有近34萬名員工,1.6萬臺運輸車輛,19架自有全貨機及遍布中國內地、海外的12260多個營業網點。
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從資本實力、市場美譽度上看,順豐的IPO會取得較高的市場溢價和市場效果,預計它上市會有超過1000億元的市值。“順豐更可能采用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定增或者重組上市公司的方式上市。”
不差錢也要上市
一直以來,作為民營快遞老大,順豐給外界的印象是“不差錢、不上市”。順豐創始人王衛此前也曾表示,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因為上市之后利潤和股價會成為主要目標,不利于長期的戰略性投入,同時上市所需要的信息披露,也不利于保護商業秘密,制定戰略計劃。
趙小敏分析稱,順豐選擇此時啟動上市計劃,主要原因包括國家政策利好、順豐背靠招商局的優勢以及民營快遞上市熱潮。
2013年8月,順豐創辦整整20年后,首次向資本市場張開懷抱,獲得來自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資本和古玉資本的投資,80億國資進場,順豐大刀闊斧開始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
趙小敏介紹,截至目前,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出臺的關于促進農村電商和快遞業發展的政策已經不止一份。相關國家部門希望涌現出一家中國快遞業的標桿。在快遞行業,順豐的口碑一直不錯,這讓其成為最佳人選。
皆因行業競爭激烈
事實上,除了順豐之外,包括中通、申通、圓通、百世匯通、全峰等民營快遞巨頭也都發布或者傳出過在謀劃上市的消息。
2015年12月2日,艾迪西發布公告稱,申通快遞將向其借殼上市。2016年1月15日,大楊創世公告將與圓通速遞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最近的消息顯示,中通快遞邀請了香港七八家知名投行赴公司交流,并向其咨詢上市相關事宜。
針對民營快遞巨頭紛紛謀劃上市這一現象,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快遞行業成本壓力大,同質化競爭激烈,通過上市獲取更多的資金,可以提升企業服務質量,公司治理也可以變得更為規范,這或許是民企快遞行業發展到現階段,出現上市潮的關鍵原因。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快遞行業發展到現階段,不能再單純地“拼價格”,而服務質量的提升、運輸速度的加快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這同樣也是快遞業發展至今開始“缺錢”的重要原因。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