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大發布研究報告建議:打造皖北航空物流港
5月8日,安徽財經大學服務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系列研究報告(2016)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合肥發布。其中,《皖北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皖南六市公路密度是皖北六市的兩倍,基礎設施、產業水平、人才等仍是制約皖北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皖北地區公路運輸占了絕對主導地位,2014年皖北公路里程達53447.96公里,公路密度平均達16.94公里/萬人,而皖南六市公路里程達42761公里,公路密度達皖北兩倍。”安徽財經大學皖北發展研究院院長胡登峰教授指出,皖北地區的公路路網密度較小,人均擁有公路里程少。與皖南以及相鄰的蘇北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據胡登峰介紹,皖北各市都已把飛機場項目建設納入到 “十三五”規劃中。蚌埠飛機場選址工作已完成,宿州、亳州和淮北正積極正申報建設項目,阜陽飛機場遷建工作也即將開始。為此,報告建議,可統籌皖北機場建設,謀劃打造皖北航空物流港。“結合現有飛機場布局及可能輻射范圍,皖北航空物流港位于亳州蒙城縣、蚌埠懷遠縣和淮北濉溪縣三縣交叉處的方圓50公里較為合適。皖北飛機場以一個市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其他市建立,每市圍繞航空物流港打造臨港產業園。 ”
在農業現代化方面,報告建議,皖北地區應在發展精品農業的同時發展低碳農業,制定并實施對龍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有關稅負減免等優惠政策,保證現代農業主體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低碳農業的研發,創建區域性農業創新基地,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當日,安徽財經大學還發布了 《安徽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報告》。該報告指出,我省目前大氣污染情況仍比較嚴峻,近5年二氧化氮濃度呈逐年上升趨勢,全省的PM10年均濃度呈現上升趨勢,觀測PM2.5的三個城市(合肥、蕪湖、馬鞍山)PM2.5濃度超標嚴重。 2015年,我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全年省人大通過的法規和省政府發布的文件共11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諸多領域開始“有法可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