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只大閘蟹飛三亞被熱死 只因航空代理公司錄錯電話

圖:11月3日收貨人楊女士發現,大閘蟹已全部死亡。炳女士供圖
因航空貨運公司錄入了錯誤的電話號碼,140只大閘蟹從南京空運至海南三亞后,機場方面竟無法聯系到收貨人。大閘蟹集體在“燒烤”了一天兩夜,成了死蟹。
11月7日,有南京市民向記者反映,11月1日,她在南京祿口機場通過一家航空貨運公司發了140只大閘蟹到海南三亞鳳凰機場,提貨人接到電話提貨時,竟發現所有大閘蟹都已經“熱死”了。
7日,位于祿口機場的航空貨運公司向記者回應說,其確實存在工作疏忽,在航空公司錄入錯誤電話號碼后,沒有及時核對糾正,最后引發“死蟹”事件。經過雙方溝通,愿意支付3200元作為賠償——而這批螃蟹的采購成本就是5600元。
140只大閘蟹坐“飛的”到三亞“熱”死了
“1日發的貨,本應當天下午6點35分就能到三亞,可直到3日早上收貨人才接到電話通知提貨,導致這批螃蟹都死了。”南京市民炳女士對記者說,11月3日上午10點30分許,她接到海南三亞朋友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她將蟹帶回家打開發現,全都死了。
“每年,外地的閨蜜都會托我從江蘇買大閘蟹,寄到南方送給親朋好友,今年是第一次收到‘死蟹’。”據炳女士向記者回憶,10月26日,她到南京市高淳區一家養蟹場選購了一批規格為“母3兩,公4兩”的大閘蟹,價格為40元/只,并委托表妹為其將貨發往海南三亞。
炳女士的表妹告訴記者,她聯系了南京祿口機場的一家航空貨運公司張姓負責人,11月1日上午,她帶著這批大閘蟹來到該公司,經稱重共30公斤,她支付了900元運費,航空貨運公司給她開具了一張航空貨運單。貨單顯示,此批大閘蟹將乘當天14點10分的航班,發往海南三亞鳳凰機場,并于18:35到達目的地。
但是,事情并沒有如預期那么順利。炳女士稱,她海南三亞的朋友11月1日傍晚并沒有接到機場的提貨電話,這個電話直到11月3日上午8點30分許才接到。不成想,當天上午,這批蟹拿到家打開時,已經不是“鮮活”模樣。
貨運單錄錯電話號碼,承運方賠償3200元
“買蟹花費5600元,加上運費900元,我總共損失了6500元。”炳女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她的經濟損失,是“因為航空貨運公司的工作疏忽”造成,該公司將電話號碼的倒數第三位數字“3”錄錯為“5”,以致于海南三亞機場聯系不上收貨人,并造成大閘蟹在機場滯留,被當地高溫天氣“烤”死了。
“這家航空貨運公司應負主要責任,但此前他們表示,只能賠付1500元,我覺得很不合理。”炳女士對澎湃新聞說。
對此,涉事的某航空貨運公司南京分公司張姓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電話號碼是因為航空公司錄入錯誤引起,但其未認真履行核對義務,造成落地航空公司未能及時聯系上收貨人,這確實“屬于我們的責任”。
該負責人還認為,還有其他兩個因素,也是造成“死蟹”的原因,一是“到了三亞機場后,機場沒有聯系上收貨人”,未主動向其返查電話號碼,“直到3日,我們才接到電話說,聯系不上收貨人”,查詢發現,原來是電話號碼出現了紕漏。二是收貨人沒有接到提貨電話,并未及時查詢并提貨。
張姓負責人解釋說,他們是航空公司的貨運代理,也就是說,其所在貨運代理公司 “攬件后,經過打包、過安檢等程序后,將航空貨運單填好后,最后交予航空公司運輸。”而這次“死蟹”的問題源頭就出在了“航空貨運單”的錄入環節。
不過,承擔本次運輸的東方航空江蘇分公司的黨工部人士向記者說,他們查看了相關業務單據,并不能斷定是東航的錄入錯誤。東航工作人員是根據上述航空貨運代理公司提供的貨運交接單據錄入相關信息的,單據打印出來后,對方還簽字予以了確認無誤,然后再交給東航辦理托運的。
最后,經各方溝通,該航空代理公司向炳女士賠付了3200元。炳女士也同意了該方案。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