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投逾百架飛機備戰高峰
編者按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將來臨,在今年,受經濟環境及消費結構變化影響,電商們“獨樂樂”的營銷大戲,正在慢慢演變成一場“眾樂樂”的消費節日。“雙十一”硝煙從線上蔓延到線下,并從零售業,延伸到快遞業、金融業。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硝煙之下,消費者如何透過現象認清本質,用雪亮的眼睛看清今年“雙十一”背后的門道?
一年一度電商界最大規模的營銷節日“雙十一”即將到來,對于快遞而言,這一高峰時期是否“爆倉”依然挑戰人們的神經。
據阿里巴巴方面預測,今年“雙十一”當天至11月21日,全網將產生4億票快件,交易額有望超過300億元,遠遠超過去年的191億元。據五羊新城申通一位快遞人員向記者介紹,普通傳統節日,一般消費者只是禮品饋贈之類的業務,增量一般只是平常的一兩倍,但“雙十一”這一特殊日子,由于淘寶和天貓的發力,增量往往達到三五倍,這對快遞正常的運轉產生很大的挑戰。
為及早準備,快遞企業提早一個月進行“招兵買馬”,甚至搶灘戰役從“陸戰”轉向“空戰”,以防止出現往年包裹投遞應接不暇的狀況。
空戰逾百架飛機備戰市場高峰日
對于“雙十一”的來臨,國內快遞企業除了“招兵買馬”,有的還從“陸戰”轉向“空戰”,以爭取快遞業務的“制空權”。
前不久,圓通快遞就宣布增加2架波音737貨機執行時效快件轉運,從而實現快遞從華北到華南、西南的次日到達。目前,圓通投入運營的貨運飛機總數已達到4架,并計劃在明春再購置2架737貨機。
今年“雙十一”比往年稍顯熱鬧,網購大戰已經從陸地“打”到了天上。據天貓相關的信息,今年各大快遞公司緊急征調100多架飛機以解決“雙十一”的貨運時效問題。
事實上,除了順豐、EMS、圓通現有的60余架全貨機之外,其他較多屬于快遞公司與航空公司合作的腹艙帶貨。在飛機數量上,順豐無疑排在行業第一,截至今年9月,全貨機數量為31架,其中自有貨機12架,成為國內快遞企業中自有貨機最多的一家。
日前,市場流傳有關圓通等快遞公司將于年底獲得組建航空公司批復的消息,南方日報記者經向圓通高層人士核實,“目前圓通確實已經上交了申請報告,但按照進展估計要到2014年才能獲得批復”。
據上述圓通高層介紹,如果申請獲批,圓通將大力發展空中業務。根據公司規劃,到2020年,圓通將擁有16架自有飛機,同時租賃20架,機隊規模在36架以上。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快遞都是以公路為主、航空為輔,但圓通的發展規劃將以航空為主,汽運為輔,這樣才能真正向國際快遞公司看齊,”上述圓通高層表示,航空公司總部將設在杭州蕭山,擬分10年完成55億元的投資。
對于“雙十一”的到來,上述圓通高層人士表示,今年的市場預計將再創新高,2012年圓通最高峰日達900萬件,預計今年圓通在11月12日的快遞業務量有望突破1000萬件。“各家公司都在人員、車輛等方面早做好準備應對,今年快遞企業可能會應對從容一些”。
企業“招兵買馬”備戰快遞業“春運”
從10月開始,廣東各快遞公司便紛紛“招兵買馬”,以備高峰時期的到來。
在58同城、智聯招聘等一些招聘網站,有關“高薪急聘快遞員”的信息撲面而來。據一位負責快遞員招聘的業內人士介紹,一般招聘快遞員第一個月都會有3000元左右的保底工資,在一個月熟悉業務片區后,就可以在“雙十一”的高峰期“挑大梁”,工資收入也要遠超實習期收入水平。
而為了節約成本,有些快遞公司甚至打出臨時招聘的“旗號”,明擺著只是為了應對“雙十一”的權宜之計。市場也有不少的年輕人在了解到快遞公司招兼職快遞員后躍躍欲試,招聘市場供需兩旺。
除了人力資源,記者了解到,很多快遞公司都在籌備與之相配備運營能力,比如有快遞企業預計將增加50%的運力,擴招30%快遞員,擴建轉運中心等等。申通快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雙十一”對于快遞而言就相當于“春運”一樣。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購物,要有延遲收貨的心理準備,因為一旦快遞發生“爆倉”,當天進港的快件沒能派送完,第二天的快件就會壓到前一天的快件上,根本無法保證“先進先出”。
專家可推出更多產品調節市場“大起大落”
2012年“雙十一”引發的電商促銷,帶來的快遞包裹超過6000萬,而當時國內快遞公司日運載能力遠低于這一數額,因此去年“雙十一”爆倉成為必然。
然而今年各大快遞公司未雨綢繆,提前“招兵買馬”為市場的高峰早做準備。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告訴本報記者,今年“雙十一”從各大快遞公司的準備情況來看,“可能是歷年來最好的一年,預計不會發生大規模爆倉現象,但由于貨源、貨流方向難以提前預判,個別網點可能會發生包裹不勝運送的情況”。
徐勇認為,今年盡管從國家郵政部門,到各大快遞企業都提前準備,但由于快遞公司所經營的“產品單一”,造成不能用價格杠桿來調節市場。因此,別看“雙十一”產生天量的快件,但對很多快遞企業來說反而是不賺錢的,“也可能是快遞資源浪費最嚴重的一年”。
徐勇告訴記者,要打破“雙十一”存在的爆倉魔咒,同時破除行業“大起大落”的市場業務,快遞行業應該推出更多的服務產品,比如像航空機票一樣,旺季收全價服務,淡季就打折,用價格杠桿來調節市場,這樣既不會浪費快遞資源,同時有利于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管理部門旺季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
對于這一即將到來的旺季高峰,為防止快遞爆倉陷入被動,日前,廣東省郵政管理部門要求企業提前安排部署,做好旺季期間網絡組織方案,做好人員、設備、車輛的儲備工作;要加強組織調度,靈活調配人力、物力,保證全網平穩運行。此外,快遞企業還要依法實行停業報告制度,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要有序安排員工休假,保證業務旺季高峰時有足夠的人力支撐。
對于“雙十一”高峰,廣東快遞企業未雨綢繆。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共擴建、新建分撥中心20多個,新增處理場地近30萬平方米;新增各型貨運車輛約1300多臺,6架全貨機的運能;增加或應急儲備人員超5000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