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拒因延誤安排住宿 32名乘客拒絕登機

昨(25)日上午9點10分,經過11個小時的拉鋸戰后,王敏(化名)終于坐上從桂林飛往重慶的航班。上午11點,走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那一刻,一夜未合眼的王敏感覺額頭發燙,四肢腫脹無力。
原本開心的旅行,為何返程時弄得如此疲憊不堪?
天氣影響航班延誤
5月21日,趁著旅游淡季,家住巴南的王敏約上6名好友,跟團前往桂林陽朔旅游。
5月24日晚,7人按原計劃返程。當晚7點40分,在旅行團的接送下,王敏和朋友抵達了桂林兩江國際機場。8點40分時,大伙換好登機牌,坐在候機廳3號登機口等待10點05分登機。
當晚9點半時,王敏突然注意到前方電子屏幕上滾動的字幕,“大體意思是說,由于重慶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從桂林飛往重慶的航班將延誤起飛,時間待定。”王敏和好友隨即走到登機口詢問檢票的工作人員。對方當時答復,登機時間尚不清楚,但重慶飛往桂林的飛機尚沒有起飛。
“候機廳一共坐了近200名飛往重慶的旅客,因為天氣是不可抗的外在因素,對于航班延誤起飛,我們起初都表示理解。”王敏說。
要求安排住宿被拒
25日凌晨,候機廳等待返渝的旅客已睡眼惺忪。在滯留的旅客中,有4名女乘客懷中抱著嗷嗷待哺的小孩,老人不下20人。
由于航班起飛時間遲遲無法確定,她與其中幾名年輕的旅客向機場工作人員提出就近安排住宿。但被航空公司拒絕,工作人員隨后給滯留旅客每人提供了一盒方便面和一瓶礦泉水。
夜越來越深,氣溫也逐漸降低。王敏回憶,凌晨1點,3名老人突發心臟病,隨后又有多名老人血壓升高,被送到了機場醫務室。
王敏說,由于始終無人正式出面解釋航班延誤的原因,老人突發心臟病的“插曲”成了旅客與機場矛盾的導火索。
25日凌晨1點40分,從重慶飛來的航班抵達桂林兩江機場,滯留旅客于凌晨2點登機。當時距離航班延誤3小時55分,在工作人員接連催促旅客登機的情況下,包括王敏在內的32名旅客當即決定不登機,并要求航空公司給予賠償。
32名旅客索賠無果
雖然又冷又困,但32名旅客堅持留在桂林兩江機場討要說法。25日清晨7點,王敏一行人找到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 Ltd.,簡稱“川航”)在兩江機場的調度協商。但對方稱,賠償免談,最多只能改簽。見對方態度堅決,上午9點10分,一行32人登上了返回重慶的航班,并于上午11點抵達重慶江北機場。
昨日,32人中同樣堅持不予登機的旅客徐炳軒表示,自己理解受天氣影響,致飛機延誤的情況。但在等待登機的過程中,川航工作人員對安置滯留老人、小孩休息的要求置之不理,不正面回應確切登機時間的態度實屬惡劣。
昨日下午,重慶晨報記者撥通王敏提供的川航一名馬姓經理的電話,對方證實確有飛機延誤一事,但表示,受天氣影響而導致飛機延誤,航空公司不予賠償。
律師說法:天氣原因致航班延誤 航空公司可以免責
重慶圣必德律師事務所崔翔:乘客與航空公司的關系屬于合同關系。如果航空公司由于天氣、空中交通管制、突發安全事件等不可抗因素導致合同不能及時履行,則可以免責。如果是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如飛機故障等,則需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但不一定以金錢的形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