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將開長沙到洛杉磯 國際航線今年要火拼
2015年國際遠程航線市場的黑馬海南航空,又要在新的一年開辟到美國的新航線了。這一次,海航選擇的始發地是國內二線城市長沙。
自2015年以來,隨著出境游的爆發,簽證政策的放寬,以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實施,作為連接全球重要橋梁的國內航空公司,開通國際遠程航線的節奏是此起彼伏。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的信息,2015年各航空公司的遠程航線收成不錯,大多取得了盈利,而2016年對國際航線市場的運力投放仍會繼續加碼,競爭日益白熱化。
二三線城市爆發
最近,國際著名鋼琴家、聯合國和平使者郎朗被海南航空聘為其國際航線代言人,在北京到長沙的一個航班上進行了天上的鋼琴演奏,同時,海航也宣布在1月21號將正式開通長沙=洛杉磯航線。
長沙=洛杉磯航班由波音787夢想飛機執飛,每周一、四各一班,據海南航空長沙營業部經理鄧勇介紹,目前,長沙=洛杉磯首班客座率已達到90%以上,年前航班客座均在90%以上,3月底前去程平均客座率76%,回程72%。
“長沙是南中國的綜合性交通樞紐,當地和周邊的旅客到美國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周邊旅客從長沙飛往美國可以節省許多以往飛北京、上海的中轉和等待的時間。”海南航空副董事長牟偉剛告訴記者,2015年,赴洛杉磯旅游的中國游客已達77.9萬人次,航線客源以旅游為主,探親、公商務客源為輔。預計這條航線開通后,客源地主要就集中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周邊省份,北京、華東、西北地區也有一定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國飛往洛杉磯的航線,主要由三大國有航空執飛,大多從京滬廣等一線城市飛出,而為了吸引更多乘客,海航在開航初期的促銷方式也是拼了:除了制定開航濟艙往返最低1000元(不含稅),公務艙最低9000元(不含稅)的優惠價格,還規定選擇空鐵聯運的乘客將享受經濟艙報銷最高600元,公務艙最高報銷1400元。旅客如果搭乘其他航空公司的飛機飛到長沙,再搭乘海航班機赴洛杉磯,海航會按最高600元的報銷標準給予旅客補償。
如此大手筆,也與地方政府的支持不無關系。多家航空公司的管理層對記者透露,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內中西部的二三線城市,都有開辟國際遠程航線的積極性,相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自然也少不了,一般每開一條新的國際遠程航線,都會根據航班數量給予一定的補貼。
這也使得航空公司開通二三線城市國際航線的積極性大增。根據中航信旗下的航指數最新的統計顯示,2015年二三線城市國際航線旅客量增幅達41%,增幅遠超一線城市18個百分點。
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占比方面,過去一年二三線城市的份額也上升了3個百分點,正逐步搶占原本被一線城市獨霸的國際航線市場。2015年往返旅客量TOP10的國際城市的市場增長點也多集中于二三線城市,除新加坡和受MERS影響的濟州外,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增幅均是一線城市的數倍。其中,作為歐洲游首選,二三線城市往返巴黎的旅客量同比暴漲700%。
國際市場競爭白熱化
當然,在海航2016年的開航計劃中,并不只有二三線城市,而是繼續踐行其“差異化”策略。
海南航空國際業務總監李祥就對記者透露,除了即將開通的長沙=洛杉磯航線外,海航2016年還將開通北京=特拉維夫、北京=曼徹斯特等多條遠程國際航線。
目前,海航自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出發的航線多連接的是布魯塞爾、西雅圖、芝加哥等歐美非傳統樞紐城市,而自國內二線城市出發的航線則多連接的是巴黎、羅馬、洛杉磯等歐美一線門戶。
“2015年,海航國際與地區航線全年運力投放同比提升了37%,在北美航線上的運力投入同比大幅提升69%,在北美市場上的運力份額已達到6%;在歐洲航線上的運力投放同比提升41%,在歐洲市場上的運力份額達到4.2%。”牟偉剛告訴記者,未來還將結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繼續拓展歐美等區域優質洲際航線,同時進入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
其實,選擇加碼國際航線的不只有海航,整個2015年,國內市場波瀾不驚,國際市場卻迎來了井噴。除了陸續接收B787、B777-300ER、B747-8等新機型的四大航率先沖鋒陷陣,廈航、山航、川航等中型航空公司也不甘落后,利用現有的窄體機型,全力開辟日韓、東南亞等國際中短程航線,甚至也開始使用波音787和空客330開辟到歐洲和澳洲的遠程航線。
進入2016年,這樣的態勢仍將持續。航指數的最新報告就顯示,2016年中國民航在國際市場的運力投放增幅達34%。上半年國際航線景氣指數將維持在125以上,春運期間有望達到9%的同比增長。不過,國際航線量價兩極化發展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市場穩定性值得關注。
“國際航空市場,尤其是洲際遠程航線,不僅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更是中國航空公司實力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出境游爆發的這一波浪潮能否推動國內航空公司變成世界型的公司,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一位行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的航企雖然在運力擴張和機隊硬件方面已經在縮小差距,但與國外航企相比,在市場營銷和高端旅客尤其是國外客戶的獲得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