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5月起陸續開通5條洲際直飛航線
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的定位,深圳機場的國際化業務迎來了“黃金發展期”。記者近日獲悉,廣東省公安廳正牽頭白云機場、寶安機場、揭陽機場共同申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該政策有望今年落地。
另外,從今年5月起,深圳機場還將陸續開通五條洲際直飛航線,分別是深圳—法蘭克福、深圳—墨爾本、深圳—洛杉磯、深圳—奧克蘭、深圳—西雅圖航線。屆時,深圳機場的國際網絡將更加完善,直飛網點足以覆蓋歐美澳等全球主要地區。
從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來看,已有不少市民感受到深圳國際航線帶來的便利,但仍有不少旅客反映,深圳機場始發的國際航線中,可供選擇的航班數量太少,且價格并不優惠,尤其與香港機場的國際化程度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爭取5年內國際客流倍增
“過去我們通常是去香港機場搭國際航班,有時候也會去廣州。如果要去一些較為冷門的目的地,通常需要先坐飛機去北京或者上海轉機。”深圳某大型企業員工告訴記者,隨著深圳國際航線逐漸增多,為商務出行節省了不少時間成本。
據了解,深圳地處珠三角中心,高端客源優勢明顯。在深圳出境旅客中,除了旅游客流之外,還有相當大比例為商旅客流。這主要得益于深圳本地很多有著全球業務的各類企業。
以深圳知名總部企業華為為例,據一份公開的華為人差旅報告指出,2015年,華為年度出差人數共計819702次,對比上年上升30%,每天都有數千人在空中飛行,企業員工足跡遍布全球3557個城市。
“深圳開通更多的國際航線,在客流方面是有保障的,同時,深圳機場也將針對新開洲際、國際航線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及市場培育扶持。”深圳機場方面表示。
“‘十三五’期間,我們力爭通航歐美大洋洲、航線覆蓋‘一帶一路’沿線東盟十國,并將打造更多東南亞市場商務干線和精品旅游航線,挖掘東北亞市場潛力,爭取5年后實現深圳機場國際通航城市和客流量倍增。”深圳機場方面表示。
國際航班數量太少
雖然深圳的國際航線數量逐漸增多,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有航線的航班數量,仍然不足以滿足旅客的實際出行需求。
以深圳—東京航線為例,根據攜程旅行網提供的數據,4月7日當天,深圳機場共有35個航班,其中僅2個直飛航班;而如果從香港機場出發,則有53個航班可供選擇,其中有23個直飛航班;如果從廣州出發則有47個航班,8個直飛。
據了解,此前由于深圳機場的“干線機場”定位,24小時通關、72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長期無法落地,導致深圳機場在國際航權的分配、國際旅客服務等方面處于劣勢地位。不過,隨著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深圳機場作為“國際樞紐機場”被寫進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這樣的尷尬情況未來將有所改觀。
仍有不少旅客舍近求遠 深圳國際航班價格不占優?
記者注意到,從深圳機場開辟的國際航線來看,目前仍以日韓、東南亞地區航線為主。從價格方面來看,很多深圳始發的國際航班,都不占有優勢。
深圳市民胡小姐,今年清明假期乘飛機去日本大阪旅游,來回都選擇在香港機場乘機。她告訴記者,“雖然深圳也有飛大阪關西機場的航班,但是價格要3000多元,如果從香港出發,則只需要2000元左右。”胡小姐說,她從深圳到香港機場,路上花了1個多小時,但相比價格上的優惠,她寧愿選擇繞路。
在深圳,像胡小姐這樣的旅客并不在少數。那么,深圳機場始發國際航班,都是如何定價的呢?
據深圳某航空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定價時會參照香港機場的主流航空公司的價格,票價總體上做到和香港機場出發的航班持平,但考慮到乘坐深圳出發的航班,可以省去往返通關的時間,所以部分機票票價也會略高于香港。另外,香港有很多的廉價航空,提供的票價相對更便宜。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機場對于國際客流的培育需要一段時間,為了調動航空公司開辟國際航線的積極性,政府和機場一般會對航企給予補貼和起降費等方面的優惠。“但相比于內地一些城市和機場對國際客運航線的補助,深圳的補貼力度不算是最大的。”
深圳機場航空業務部總經理龍強曾向媒體表示,深圳機場已向市政府建議采取“2+1”財政補貼政策。其中,“2”為2年固定的國際新開航線補貼周期,“1”將根據航線上座率和客票價格確定是否在1年后給予何種財政補貼。另外,深圳市財政和交通部門也正在研究補貼的具體細則,并有望年內盡快出臺。
同時,深圳也在想方設法吸引更多航空公司落地深圳機場,組建基地航空公司。隨著上述這些政策的落地,深圳的國際航線數量將會持續增多,并有可能為市民提供更多廉價出行機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