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土溝-敦煌航線復航 青海省“通廉航空”模式再啟航
敦煌-花土溝航線復航
6月2日,花土溝機場迎來花土溝-敦煌定期航班,每周一、二、四、六執行,機型為空客A319高原型,航班號MU2355,航班時刻為去程12:50敦煌起飛,13:45抵達花土溝;返程14:40花土溝起飛,15:30抵達敦煌。該航線將長期穩定運營,民眾僅需190元即可實現乘坐飛機來往兩地的夢想,大大提升了出行便捷度,享受到實惠、經濟、安全、高效的航空服務。花土溝-敦煌“通廉航空”順利啟航,即搭建了我省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嶄新平臺,對改善青海海西投資環境和對外形象,提高區域發展支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青海省首創的“通廉航空”模式在省內第二個支線機場落地推廣,為促進省內各支線機場健康運營和綜合交通體系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2015年9月23日,花土溝機場開通了首條航線花土溝-敦煌-西寧航線,每周僅執行一班。該航班執飛近一個月后,由于國內高高原飛機、高高原資質機組數量不足,以及傳統商業航班運營模式票價偏高、市場不足、虧損嚴重等原因,難以為繼,被迫停航。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部署,為破解“支線小機場運營難”這個全國普遍性難題和青海高高原航線運行的限制瓶頸,在現有民航適航機型和運行模式的環境下,探索出一條符合省情的可行路徑,青海機場公司認真研究相關政策資源,積極協調,全力推動,提出了“通廉航空”發展新模式。
花土溝通廉航空簽約儀式
“通廉航空”是“通勤航空+低成本航空”運營模式的簡稱。“通”是通達、通勤,指根據市場需求設計一定頻次的往返航線航班,實現旅客方便出行;“廉”是低價,指通過降低票價水平,實現旅客低成本出行。該模式以“政府主導、各方盡責、合作經營、共同培育”為原則,通過搭建地方政府、行業政府、航空公司、機場公司共同經營、共擔成本的運營機制,有效發揮航空運輸對改善民眾出行條件和促進地方經貿交流的積極作用,最終形成航班健康運營、產業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該模式在全國首次提出后,選擇在航班運行一直不穩定的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進行試點,原本市場需求低迷,面臨停航的德令哈機場在去年10月“通廉航空”施行以來,票價由400余元降低至150元,執行航班418架次,運送旅客37487萬人次,客座率從30%上升至80%,解決了航班客座率較低、航班運營不穩定、當地群眾通行不便的問題,機場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作用得以凸顯,獲得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在青海海西州委州政府、青海機場公司等單位的共同積極準備和努力下,今年2月23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海西改革發展工作會議當晚,各方即召開花土溝航線復航專題會議,研究復航有關事項,以提升對油田產業服務支撐能力。會議各方達成共識,共同改善茫崖地區交通條件,服務民眾出行和油田產業發展。通過各方持續努力,“通廉航空”在花土溝機場再次啟航。
青海省地域遼闊,各自治州距離省會西寧地面距離較遠且交通基礎設施差,很多偏遠地區經濟基礎薄弱、人口稀少、環境惡劣,各界民眾迫切需要改變出行難、出行成本高的問題。今年,青海果洛瑪沁機場將建成通航,“十三五”期間還將陸續建成祁連、青海湖、久治等支線機場,覆蓋全省的“一主八輔”機場網絡正在逐漸形成。但青海省支線機場均屬高高原機場,適航機型少,尤其缺乏50座左右的高高原機型,使用現運行的空客A319、波音B737-700百座級中型客機,推廣“通廉航空”更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未來,隨著國家、民航推行基本航空服務計劃等政策引領下,青海省有望借助“通廉航空”模式,在全國率先實現基本航空服務的全覆蓋,青海航空資源將進一步盤活,使得偏遠地區民眾出行更加便捷廉價,共同分享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航廣州—悉尼航線實現機上上網全面覆蓋
- 下一篇:春秋航空新開7條航線備戰暑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