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呼吁:火機、鋰電池及充電寶等物品不能托運
春運將至,白云機場逐漸進入客流高峰。每天查獲很多違規攜帶的鋰電池、充電寶,尤其1月份以來,平均每天在托運行李內查獲的充電寶有700多個,較之前增幅15%。白云機場呼吁:火機、鋰電池及充電寶等物品不能托運。
“三無”充電寶隱患大
不符合規定或無標識的充電寶,在裝卸、運輸過程中及密閉、高溫的環境下,極容易產生短路、甚至爆炸等現象,會對飛行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針對充電寶的特點和危險性,民航局已于去年8月7日專門發布了“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公告”,其中便明確規定四點:充電寶嚴禁托運,只能放在在手提行李中或隨身攜帶兩個,“三無”和“山寨”產品不能攜帶;充電寶額定能量不超過160Wh;在飛行過程中充電寶要始終保持關閉狀態。
1月12日,安檢員在B區安檢通道開包檢查時,發現旅客羅先生包內的手機充電寶有點異常,摸上去還微微發熱,詢問旅客,羅先生解釋他剛剛充完電,安檢員小張用手摸感覺電池的中間部分隆起,像被氣吹脹了一樣,出于職業敏感性,小張覺得這塊無故“發胖”家伙,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遂向旅客羅先生進行說明。而羅先生聽后,也表示理解與配合,對該充電寶作自棄處理。
1月15日,年近70多歲的王老伯乘機,因為行李內攜帶了“充電寶”,安檢員在問他時,他還堅稱沒有這些東西,最后打開箱子找出了一個“充電寶”,張老伯這才恍然大悟,說是他女兒裝的行李,他根本不知道那個白色的盒子叫“充電寶”,最后,老人把“充電寶”放在隨身的包里乘機。
而在飛往迪拜、內羅畢及亞迪期亞貝巴等中東及非洲的航班中,在行李里面夾帶充電寶或手機電池的現象則十分普遍,少則幾個,多則數百個,而且多數是山寨產品。有些非洲朋友在托運時,行李外層的手機是沒有電池的,而內層中心部分的手機卻裝滿電池和備用電池,企圖增加圖像判別的難度,蒙混過關;有些人則自作聰明,用錫紙包裹鋰電池放進托運行李中,以為可以遮擋X射線,但錫紙本身是導電體,檢查員開包檢查時發現鋰電池已經發燙,相當危險。
小小火機、火柴惹麻煩
為什么上飛機不能攜帶或托運打火機呢?可能大家比較好理解,白云機場安檢每天都能檢出數百個打火機,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在此很有必要說明一下:打火機或火柴都是著火源的一種,是形成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特別是一次性打火機中充裝的是液態丁烷,受到摩擦、擠壓、碰撞、高溫容易爆燃,屬于危險品,如果將其帶上飛機,將對飛機和乘客安全造成威脅。早在2008年,民航局就發布的《關于禁止旅客隨身攜帶火機、火柴乘坐民航飛機的公告》。
1月18日上午,在A區安檢15號通道,一名準備乘機前往重慶的旅客,安檢員就在他的鞋子里、皮帶扣上分別查到藏匿的火機。1月20日,一名旅客因帶火機被查出,安檢員請他辦理寄存或由送行的朋友,結果該旅客出去重新通過安檢通道時,安檢員在其腰間探測出打火機,后被移交機場公安處理,耽誤了行程,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當然,還有旅客將打火機放進醬油瓶內,也有放在女士用的粉餅盒內、文胸內及隱私部位的。
嚴禁攜煙花爆竹、玩具槍乘機
寒假將至,孩子們都坐飛機開開心心回老家,玩具槍、糖果炮、鞭炮或煙花都是小朋友喜愛的物品,說不定已被你們家的“熊孩子”塞進了行李里面,家長們可要留個心、提個醒,這類物品具有危險性,是不能帶上飛機的,哄哄孩子回到老家再買吧!這不,1月26日,前往貴州的張先生被查出包內有一包擦炮,大人開始矢口否認,在安檢員再三詢問了解下,站在一旁的8歲小兒子,才支支吾吾說是他偷偷放進這去的,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總之,春運白云機場人流大,為了大家走得安全和順暢,希望廣大旅客熟悉了解有關乘機規定,帶齊證件,整理好行李,跟違禁品說“NO”,并且提前2個小時到達機場辦理手續,為自己有一個開心愉快的旅程點贊吧。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