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達人胡海濤:乘機出疆旅客因他節省十分鐘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3月4日消息:早春三月,邊城烏魯木齊冰雪消融,此時也是容易形成大霧、引起航班大面積延誤的季節。往年每及此時,南航新疆分公司運行指揮部便格外繁忙,電話鈴聲、電臺呼叫此起彼伏,負責航班運行動態監控的工作人員一小時接打近百個電話,忙到喉嚨沙啞。而今年,辦公室里的電話頻率降低了三分之二還多。“多虧了海濤開發的新系統,不僅讓我們把耳朵、嘴巴從電話里解放了出來,航班運行效率也更高了!”航班調整員于瑤說。
于瑤所說的這套系統,全名為航班調整及決策信息發布系統,是由南航新疆分公司運行指揮部胡海濤牽頭開發,并于2013年12月投入使用的。沒有系統之前,南航新疆分公司每天所有航班的任何變動,大到機場關閉,小到停機位調整,都必須由航班動態監控員電話通知給相關運行保障單位,再由相關單位層層下傳,不僅工作量大、耗時,而且易發生信息傳遞遺漏或失真的情況。有了新系統后,操作員只需要將信息錄入并點擊發送,相關信息便可即時抵達所有末端單位,極大的提高了溝通效率,目前,每天由系統發送的信息量平均在500條以上,2014年2月24日由于大雪造成烏魯木齊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當天處理信息更是高達1631條,為航班運行的及時調整、恢復提供了重要保障。“航班延誤時,信息早一分鐘傳達到,或許航班就能早一分鐘起飛,用信息化的手段為旅客服務,這是我開發系統的初衷”,胡海濤說。
而其實,今天每一個乘飛機由華東、華南、西南等方向進出新疆的人,或許都在因胡海濤的工作而受益。雖然新疆地域廣闊,但進出疆的航線并不是“天高任鳥飛”,而是要遵守嚴格的航路。目前,進出疆的航線主要有南線、北線兩條航路(即G470、B215航路),往南飛運行南線比運行北線可少飛近300公里的路程。但由于機載氧氣系統限制,南航新疆分公司執管的部分B757及B737飛機只能走南線,造成飛行時間較長、成本較高。2006年,胡海濤經過認真思考和論證,創新性提出南線偏置航路運行的方式,并最終得以實施,方便了無數人的出行,F在,南航開創的運行方法幾乎成為所有進出疆的航空公司的選擇,不僅使絕大多數由新疆前往廣州、上海等南方城市的乘客每次節省10余分鐘的飛行時間,更為南航新疆分公司每年節省燃油費用1000萬元以上,小時成本3000多萬元。
“胡海濤嚴謹、勤奮,和他一起工作,總是能被他的熱情和干勁感染。”回憶起一起與胡海濤剛到運行指揮部工作的情景,同事鄭雪妍評價道。“2000年運行指揮部剛成立時,他負責AOC系統(新疆航空公司運行控制系統)開發時,常常廢寢忘食,即使半夜有人給他打電話報告系統問題,他也很快趕到立即處理”。鄭雪妍介紹,2000年時,民航體制改革,需要航空公司獨立研發一套運行控制系統,剛工作沒多久的胡海濤獨自一人承擔起了這個重任。20多歲的他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放棄休息日、放棄與家人朋友團聚的機會,使系統在當年便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系統集成飛機放行、天氣預警、航班動態監控等各項功能,成為了南航新疆分公司航班運行的“指揮中樞”。這項同行企業需要投資上百、甚至上千萬的系統,當時僅耗資了40余萬。雖然這套系統因南航運行控制系統的統一使用,目前只作為其備份系統,但它在新疆分公司生產運行中的發揮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南航新疆分公司機隊已經增至50余架,運行管理難度日趨復雜,如何更好與南航總部運行控制系統接軌,以信息化的手段加強運行效率,提高公司的運行控制能力,胡海濤仍在探索的路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首都機場物業公司多措并舉提升服務滿意度
- 下一篇:第三方值機緣何遭“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