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艙打折價比肩經濟艙 航企加碼“中間艙”
在一些商務航線上,很多航空公司都在對頭等艙、公務艙機票進行打折促銷,許多打折后的頭等艙票價,甚至比經濟艙全價票還要便宜。
在上海工作的胡小姐最近乘坐頭等艙去深圳,機票費用只花了1400元,這樣的價格,與經濟艙的全價票一模一樣,而體驗到的,卻是平躺座椅、菜單點餐以及優先登機。
要想用經濟艙的價格享受到超值服務,最近并不難。在一些商務航線上,很多航空公司都在對頭等艙、公務艙機票進行打折促銷,許多打折后的頭等艙票價,甚至比經濟艙全價票還要便宜。
記者昨天查詢攜程旅行網就發現,目前京滬、京深、京廣、滬蓉等商務航線上,都能找到特價頭等艙機票的蹤影。比如4月1日,上海-北京的48個航班中,有43個航班,都有“超值頭等艙”或“超值公務艙”,有個別打折力度特別大的航班,頭等艙僅售2.7折,價格850元,甚至比1130元的經濟艙全價票還便宜了280元。3月下旬,北京-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成都航線,也有部分航班出現了超值頭等艙票價低于經濟艙全價的情況。
兩艙降價求增量
兩艙如此大幅度打折,要放在以前還很難想象。2010年前,航空公司的兩艙價格都是固定不變的“鐵板一塊”,頭等艙票價是經濟艙全價票的1.5倍,公務艙票價是經濟艙全價票的1.3倍。直到2010年6月1日,民航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才對民航國內航線頭等艙、公務艙票價實行市場調節價,而兩艙價格“松綁”后,航空公司的調價方向出奇地一致——抬高票價。
“這主要是因為,以往大多數乘坐兩艙的旅客,對頭等艙、公務艙的需求是剛性的,價格并不是他們選擇艙位的主要因素。”一位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而此次的兩艙價格大幅打折,應該主要在行業淡季和國家相關政策對公務出行限制的背景下,航空公司希望吸引一些原本并不選擇兩艙的旅客來體驗兩艙,以吸引更多額外的兩艙客源,彌補公務客源減少的趨勢。
據記者了解,剛剛過去的春運,為航空公司迎來了一個賺錢的小旺季,但春運結束后,受經濟基本面整體未見好轉和國家相關公布出行規定的影響,航空需求再次被壓制,航企也再度迎來了冬天。
根據記者昨天獲得的民航局內部經營統計數據,2月航企營業收入342億,同比增長8%;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32%。但一位航空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2月利潤的增長主要由于春運效應,在春運結束后,近幾周行業客座率不管是同比還是環比均出現下滑,票價整體也持續低迷。
而國家相關政策對公務出行需求的影響,則讓航空公司更加擔心此前對價格并不敏感的兩艙收入的下降。
從今年元旦開始,《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出臺,一系列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在民航業開始發酵,在此之前,本報就曾報道,國家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令傳統航空公司的高端客源已經出現明顯下降,當時,多位業內人士也預計,各航企會通過推行類似“超值頭等艙”等創新的兩艙產品,來吸引更多剛性需求顧客,挖掘增量客源。
東航的一位管理層就對本報記者透露,在國家厲行節約等政策下,國內公務出行的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東航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比如豐富各類產品,讓不同旅客有不同的體驗,另外在艙位布局上,在銷售端做一些組合產品,比如對高端金卡旅客提供升艙體驗。
繼續加碼“中間艙”
而其他航空公司,則在加大類似高端經濟艙等“中間艙”的布局,以吸引乘坐兩艙受限的公務旅客。“中間艙”是介于兩艙和經濟艙之間的艙位,其票價最高仍按照經濟艙全價票出售,但提供的卻是接近于“兩艙”的服務水平。
據記者了解,國內下手“中間艙”最快的南航,就在其剛剛引進的全新777-300ER飛機上,增加了44個座位的高端經濟艙,這也是國內首架擁有獨立四艙布局的寬體客機。而國航也在陸續改造其新飛機超級經濟艙配置的方案,比如計劃將原定的A330客機的部分公務艙換為超級經濟艙。
而除了傳統航企,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在挖掘這一市場的機會。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董事長王正華就對本報記者透露,2013年,公司“商務經濟座”的銷售數量同比2012年猛翻5倍。 “商務經濟座”主要是將客艙的第一排、第二排改造,比經濟艙多20%~40%的腿部空間,購買“商務經濟座”的乘客還可獲得專用值機柜臺、優先登機、25公斤免費行李額等優惠,而票價是全價票的7到9折。
“商務經濟座的定位和政企客戶對于我們的要求不謀而合,今年以來,春秋航空商務經濟座簽約的政企客戶的數量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政府部門、500強企業。”王正華告訴本報記者,隨著今年中央政策的落實和推進,預計“商務經濟座”的銷量在今年會進一步上升。此前,春秋航空只是在國內部分航線試水“商務經濟座”,目前已經推廣到全國的幾乎所有的航班,而新開的國際航線也都設置了“商務經濟座”。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