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開展“藍絲帶”自閉癥兒童關愛活動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4月1日消息:3月31日,“世界關愛自閉癥兒童日”前夕,南方航空發起“藍絲帶”自閉癥兒童關愛活動,當日海口出港至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數十個航班上,南航空姐將象征關愛和責任的藍色絲帶贈予旅客,喚起社會對自閉癥兒童的重視。
據介紹,四月二號是世界關注自閉癥日。自閉癥也叫孤獨癥,目前至病原因不詳,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目前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癥,并且每年統計的發病率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早在2010年,全球自閉癥患者就已達到6700萬人,超過全世界癌癥、艾滋病患者的總和。這種“無藥可醫”的疾病,已經成為世界上公認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沉重的社會負擔。醫學專家指出,自閉癥群體在語言、理解、交流等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障礙,他們迫切需要全社會的關愛,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外面的天地,他們有怎樣的觀感知,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各自在自己的星球,遙遠一顆一顆的亮著,可以看見,但無法觸摸,他們這個群體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自閉癥女孩化身南航空姐——“星星”孩子渴望融入社會
南航“藍絲帶”活動當天,cz3119海口到北京航班迎來兩位特殊客人--19歲自閉癥女孩元元和媽媽陳大姐。19歲,對于一個女孩而言正是花兒一樣的季節,如果沒有自閉癥,她應該坐在高中的課堂上,或許還可能出現在舞蹈室以及運動場上,然而這些都與女孩兒元元沒有任何關系,在自閉癥的影響下,她將永遠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
南航乘務長高玉也是自閉癥孩子的媽媽,因為同病相憐,陳大姐和高玉結下了深厚情誼,她們從痛苦和絕望中堅持下來,從最初的以淚洗面開始,到現如今成為民間自閉癥關愛組織的核心成員,她們用行動闡釋了母性的偉大。
談起為什么參加這次特殊的關愛活動,陳大姐眼中山閃爍著淚花。她說,媽媽的不幸相比于孩子的不幸算不得什么,為了孩子能夠早日回歸社會,做出再大的犧牲都值得。
于是,萬米高空之上,出現了一幅難能可貴的畫面:女孩元元穿著空姐的圍裙,頭戴并不合適的空姐帽,將一份一份報紙送到乘客手中,雖然語言有障礙,但乘客們會心的接受了這次特殊的服務,他們投向女孩元元的目光中充滿了友善和鼓勵,受到鼓舞的元元露出天真的笑容。
萬米高空義賣會——女孩兒手繪作品10分鐘售罄
“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個個心靈手巧”,南航乘務長高玉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和元元一樣喜歡繪畫和手工,很多自閉癥兒童家長都在培養孩子發展這一興趣,或許這是讓孩子有一天回歸社會自食其力的最后一點希望。
萬米高空中,乘務員展示了元元帶來的二十多幅手繪作品和自制的水晶手鏈,不到十分鐘時間便被旅客們搶購一空。來自黑龍江的高先生是第一個參與義賣的旅客,他說能為中國的自閉癥兒童出一點力感到很高興,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這些自閉癥患者,希望“星星”孩子不再孤獨。
堅強母親創辦海南首家自閉癥學校——為了“星星”孩子有個生存機會
看著女兒元元在客艙里忙碌的身影,陳大姐顯得特別開心。陳大姐將現在的元元視為自己人生最偉大的成就----與其他自閉癥孩子相比,元元現在可以獨立完成很多事情,可以與人簡單交流,甚至還能完成復雜的繪畫和手工。
2002年,元元只有7歲的時候,陳大姐與愛人共同創辦了海南首家專門收治自閉癥兒童的特殊學校.創辦初期的艱辛可想而知,愛人積勞成疾不幸辭世,陳大姐并沒有被不幸擊倒,看著女兒元元還有愛人未盡的事業,她選擇了支持。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閉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政府、社會對于他創辦的學校給予大力支持,陳女士創辦的愛心學校累計收治數百名自閉癥兒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