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機場:堅持“三位一體”發展定位 漸成融合發展態勢
自通航以來,日照機場按照中國民航局“兩翼齊飛”發展戰略和日照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支線運輸、通用航空、航空產業“三位一體”發展定位,初步形成了融合發展態勢,三大產業實現聯袂齊飛。
精耕主業,支線運輸實現了“日照加速度”。日照機場堅持服務于日照市“旅游富市”“開放活市”戰略,確立了“公商務為主,兼顧旅游”的航線編排思路,科學研判航線布局,持續優化航線網絡,累計開通19個城市20個航點的航班。2017年旅客吞吐量73.77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80%;貨郵吞吐量1026噸;飛行起降43383架次,在全國運輸機場中排名第60位,增速為華東地區第一。平均客座率85.32%,高于全國機場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8月20日,實現旅客吞吐量54.9萬人次,同比增長18%;貨郵吞吐量952噸,增長44.3%;飛行起降46968架次,增長87.5%。平均客座率為84.38%。
對標“兩翼齊飛”,打造“1+N”通航發展新模式。近年來,日照市緊緊抓住國家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機遇,從頂層設計入手,加強對通航產業發展的謀劃,確立了“政府推動、政策支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通航發展原則,并在多名航空院士、專家的幫助下,論證推出了“1+N”通航發展體系,確立了“統一規劃選址、統一設計建設、統一管制指揮、統一運營管理、統一產業布局”的“五統一”通航管理運行體系。目前,以日照機場為中心,以濤雒、嵐山、莒縣、五蓮等通用機場、起降點為支撐的運營網絡已初步建立。為解決通用機場空域使用問題,爭取了11個通航飛行空域,面積達10050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近2倍,成為山東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批通用航空空域的城市。目前,已有九天飛院、南山飛行、銳翔通航、銳翔飛院4家通航企業、34架飛機駐場運行。2017年,通航起降3.6萬多架次,今年已通航起降41724架次,飛行10300小時,成為山東省通航訓練主要基地。
堅持融合發展,航空產業實現“無中生有”。去年以來,日照機場共洽談航空產業項目40多個,目前各項目落地推進工作進展順利。其中,日照山太飛機工程有限公司飛機維修項目已于今年7月28日開業,填補了日照市飛機維修行業的空白;日照銳翔飛行培訓有限公司飛行員培訓項目取得CCAR-91部運行合格證;日照華翼藍天空客A320D級模擬機研發生產項目已進入設備組裝調試階段,今年年底將報民航局等級鑒定;低空快線(日照)公司加拿大CH2000教練機生產項目已簽訂合作協議,并落戶嵐山通用航空產業園;青島九天國際飛行學院飛行員培訓項目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已有12架飛機在日照機場訓練;北京德知航創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研發生產項目已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擬落戶嵐山通用航空產業園;北京航景創新無人機生產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日照機場與海直(北京)科技公司和天津華翼藍天科技有限公司在日照合作設立民航模擬機培訓中心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
今年,日照機場確定了旅客吞吐量力爭8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0噸、飛機起降6萬架次、實現營業收入7570萬元的發展目標。并將持續優化航線布局,力爭2019年旅客吞吐量過百萬、平均客座率不低于80%,同時加快國際臨時口岸開放,盡快開通國際包機航線。在日照機場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計劃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90萬人次、貨郵4500噸、年飛行起降1萬架次;到2045年,年旅客吞吐量370萬人次、貨郵3萬噸、年飛行起降34100架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井岡山機場迎接白云機場班組長一行參觀交流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