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展開國產化替代之翼
日前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型客機在北京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轉入全面試制階段審查,C919大型客機研制工作由詳細設計階段轉入全面試制階段。這是C919大型客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個重大進展,標志著該型飛機設計階段工作基本完成,將進入全面試制階段。分析人士指出,大飛機作為一國科技水平和工業實力的集中體現,其上下游產業鏈遍布范圍極廣,大飛機展開國產化替代的翅膀所引發的產業鏈投資值得重點關注。
國產C919進入全面試制階段
3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主持了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型客機轉入全面試制階段審查會議,參加審查會議的有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市代表,國航、東航、南航和海航等啟動用戶單位代表,大型客機適航審查組的代表,以及大型客機詳細設計評審委員會的專家代表。會議充分肯定了C919大型客機項目所取得的成績,一致認為已全面完成詳細設計階段的工作任務,具備了轉段條件,可以轉入全面試制階段。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航空航天產業的研發投入力度,在技術上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果。目前,國產大飛機即將進入首飛階段,而日前哈飛的運-12系列飛機也成功擠入了歐美的航空大國市場,這預示著我國在飛機制造技術上正在被世界各國所認同,為我國的飛機制造產業走出國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隨著國內低空領域的開放,通用航空市場的開啟也將為飛機制造產業帶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力。在政策推動和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的驅動下,我國的飛機制造產業將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產業鏈上的企業將充分分享行業成長所帶來的超額收益。
國產化替代之路開啟
大飛機作為一國科技水平和工業實力的集中體現,其上下游產業鏈遍布范圍極廣,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作為《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重大專項,國產大飛機項目旨在打破波音、空客兩家長期形成的高度壟斷,在潛力巨大的民航客機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歐洲和俄羅斯有制造大飛機的能力,占領國際大型客機市場的只有波音和空客兩家。面對高行業準入壁壘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國產大飛機選擇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從國際市場上看,波音主推的787系列和空客主推的A380系列近年來激烈競爭200座級以上的雙通道寬體客機市場。而對于國內市場,由于新增需求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之間中短程航線,150-200座級的單通道窄體飛機具有更大的需求量。國產大飛機項目優先發展150-200座級單通道窄體客機即是基于這一市場因素所采取的差異化戰略。目前這一細分領域主要是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這兩個系列均面世三十余年。國產大飛機在最新的技術平臺上進行研制,有望獲得更低的研制成本和更高的運行效率,從而取得相對優勢。
招商證券(600999)指出,在全球供應鏈時代,大飛機項目是一個涵蓋飛機制造、研發、配套件供應、物流及服務等多方面的整體概念,不僅產業鏈延伸到全球,產品也必將走向國際化市場。從長期來看,主要關注國內配套產業鏈的發展,目前國產大飛機已經帶動了全國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包括電子工業、數控機床、鍛件制造、冶金、復合材料、通用郵件、儀器儀表等領域的巨大需求。涉及發動機、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等核心部位的公司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