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彬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徐惠彬
繼邱勇出任清華校長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新校長也已確認。
據北航新聞網發布消息,3月26日上午,北航在新主樓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全校教師干部大會,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徐惠彬同志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因工作調動關系,懷進鵬同志不再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邱勇與徐惠彬均為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成員,出現在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去年7月于官網公布的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成員名單中。
北航官網顯示,徐惠彬(1959.07)現年56歲,吉林大安人,1982年畢業于阜新礦業學院(現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系金屬材料專業。
1985年,徐惠彬公派赴德國留學,兩年后在德國克勞沙塔爾工業大學獲碩士學位,1992年獲柏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1992-1993年間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做博士后。
1993年9月,徐惠彬回國進入北航材料系工作,歷任材料系主任、材料學院院長、北航副校長、常務副校長等職。
據北航官網介紹,學校成立于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
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19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后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3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
另據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徐惠彬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葉片熱障涂層、形狀記憶合金和磁致伸縮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養,主持了多個國家(國防)重點和重大項目。他是首批“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010年獲何梁何利冶金材料技術獎,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4年9月,徐惠彬曾回到他的母校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向新生致辭。這一信息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官方博客披露。
在致辭時,徐惠彬談到了自己的大學經歷,表示“大學里面,基礎很重要。扎實的基礎會奠定你人生的整個歷程”。
他還分享了對“贏在起跑線”的看法,認為人的一生中很多其實是在轉折點上取得成功。
“作為阜新礦院出來的學生,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有些自卑。但是今天站在這里,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一點也不差。“在徐惠彬看來,對于上大學也好,讀研究生也好都不只是一個起點,而是一個轉折點,只要你抓住機會,足夠努力,就能成功。
進入大學能做些什么?徐惠彬給出的回答是“刻苦,刻苦,再刻苦”。他結合當下流行的蘋果手機和歌曲《小蘋果》,談到對學弟學妹給予的期許。
“過去有兩只蘋果,大蘋果,一只是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使他發現了萬有引力;還有一只是喬布斯咬了一口的蘋果,蘋果手機,iphone6也是9月9號剛剛發布。最近有一首歌曲非常流行,叫《小蘋果》。我認為在座的同學都是小蘋果,你們終究有一天會成為像牛頓、喬布斯這樣的大蘋果。”徐惠彬說。
一個月前,工信部官網顯示,北航原校長懷進鵬已出任工信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3月14日,全國兩會期間,懷進鵬曾就大數據相關問題接受采訪,其間提到在5G技術研發和有關需求等方面,中國已開始布局和準備。
懷進鵬也是今年以來第4位“從政校長”。此前,清華原校長陳吉寧赴任環保部黨組書記、部長;中科大原校長侯建國出任科技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北大原校長王恩哥調任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徐惠彬簡歷
徐惠彬,1959年生,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
1992年獲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回國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歷任材料系教授、材料系系主任、材料學院院長等職。2004年6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2010年9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務副校長。2015年3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高溫結構材料及熱障涂層、形狀記憶合金和磁致伸縮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養。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指導的博士生中獲得全國優博和全國優博提名各1人。1994年獲首屆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受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0年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