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K8/教8飛機總設計師石屏昨日逝世
石屏院士與K8飛機
5月10日,中航工業洪都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航工業洪都K8/教8飛機總設計師石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10日凌晨1時55分在江西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2歲。
石屏是鄱陽人,1956年從南京航空學院畢業分配到洪都公司,先后參與了多種型號飛機的仿制與研制,并主持研制了K8飛機和教8飛機,是我國杰出的飛機設計專家,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我國教練機和航空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們心目中的楷模”
10日晚間,曾在洪都小學就讀的敖先生得知石老逝世的消息,感些悲痛,“石爺爺曾多次來我們學校跟我們互動,給我們講研制飛機的故事,他是我們心目中的楷模。”敖先生說,正是在石老的感染下,他如今也成了一名航空人,在平凡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力量。
1934年3月,石屏出生在波陽縣(鄱陽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三歲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因為家境貧寒,石屏一邊放牛,一邊在村里的私塾讀書。正值國難當頭,望著肆無忌憚的敵機,看著荒涼的家園,石屏心想,總有一天,我們也要造出自己的飛機,把你們狠狠地打下來。
高中畢業后,他考進了南京航空學院。1956年7月,他畢業來到了新中國第一架飛機誕生的地方——320廠(現中航工業洪都)。
當上K8總設計師
從設計員、設計組長、室主任到設計所副所長,石屏先后參與和主持了安2、初教六、東風103、強五系列改型機等多種型號飛機的仿制與研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1986年,我國決定與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新一代噴氣式教練機。中巴兩國交界于喀喇昆侖山脈,飛機于是取名K8——喀喇昆侖之鷹。石屏被任命為K8飛機總設計師,這一年他正好52歲。1987年5月,中巴雙方又簽訂了K8飛機的戰術技術要求,提出要保證K8飛機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能力,6月1日為工程零點,三年飛機要上天。
一項項創新成就K8
當時,飛機的可靠性設計在我國還是剛剛起步的新鮮事物,石屏敏銳地意識到,可靠性和維修性將會與飛機性能一樣,決定著飛機的競爭力。他要讓K8成為我國第一架進行全機可靠性設計的飛機。
成件的引進,復合材料的應用,穿蓋彈射的設計……一項項創新構成了K8獨特的優勢。1992年12月,填補了我國基礎教練機空白的K8飛機通過了設計鑒定。2001年K8研制成果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英、美、俄等20多個國家的飛行員在飛過K8之后,一致反映說,它的性能優良,機動性能好,橫向操縱品質尤為突出。
苦戰三年研制教8
1999年底,埃及與中國簽訂了合作生產80架K8飛機、輸出K8生產線的合同,總金額3.45億美元,開創了向國外輸出整機生產線和設計技術的先河。如今,K8飛機已經銷售到10多個國家,K8系列飛機累計交付超過同類機型市場的三分之二,在國際市場上獨領風騷。
1992年,石屏又擔任了空軍急需的國產化新型教練機教8的總設計師。苦戰三年,教8的研制取得了成功。它繼承了K8飛機的特點,全部成品按要求選用了國產件,性能全面達到并超過戰技指標。創造了航空史上當年發圖、當年制造、當年上天的奇跡。
石屏先后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榮譽和獎勵,榮立航空工業一等功4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率團訪問香港
- 下一篇:何勝強任中航飛機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