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看中國海淘新政:影響跨境電商 機場海關嚴查
海淘
德媒稱,海淘稅改實施幾天來,互聯網被各種“消息”刷屏:從海歸游客、海外代購到跨境電商無一幸免。海淘界彌漫著不安和困惑。中德海外電商抱怨,新政首日跨境電商即遭影響。
據德國之聲4月11日報道,中德跨境電商陳巍說,“新規剛剛出來,雖然是文件形式,但文件也需要解讀。中國各個地方對落地的解讀都不同,所以這幾天,我們都沒有做過大宗生意,原因是價格還沒有定下來。”
報道稱,幾年前,為滿足中國海淘群體的需求,他在德國成立了一家海淘網站。海淘稅改實施這些天,他的生意也陷入停滯。陳巍表示,稅改不僅對消費者對跨境電商的一個最直接影響是“價格上漲”。例如德國最受歡迎的母嬰用品之一——奶粉和紙尿布的價格會上漲10%,甚至更多。就紙尿布而言,可能就不能通過跨境電商這種模式進入中國市場。
他補充說,“之前跨境電商享受一定限額的免稅額,但現在跨境電商免稅的時代結束了。”簡單地說,消費者過去通過海外電商購買奶粉,價格只要一單低于500元是可以不交稅的,而改革后是每單交易都要交稅。
未入清單商品禁止入境
根據中國頒發的《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規定,今后,凡未在清單中的商品不得入境。例如,新政策中液態奶此次不在海淘清單中。
中國媒體報道稱,上述清單共包括1142個商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此外,寵物和紅酒可以跨境購買,此次被列入清單中。
報道稱,新政策之前,海淘的物品統一征收行郵稅;新政之后,通過跨境電商、海外直郵進入中國的海淘物品在稅收政策上發生了變化。
過去,跨境電商、海外直郵都交行郵稅,享有一定額度的免稅。根據新政策,現在,要向跨境電商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海外直郵和“人肉”代購征收改革后的行郵稅,但仍享有一定額度的免稅。
4月11日,海關總署在官網公布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歸類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明確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目和具體商品的稅率。也就是說,即日起通過郵政和國際快件渠道進入中國的商品將按以下稅率調整:
A.母嬰類,進口奶粉的稅率從此前的10%,上調至15%。
B.化妝品,唇膏、睫毛膏以及粉底等唇用、眼用以及粉狀化妝品稅率,由過去的50%上調至60%。
C.奢侈品類,例如名表、珠寶首飾、箱包的稅率上調至60%左右,也是稅改后稅率最高的一項。
個人自帶物品怎么交稅?
報道稱,海淘稅改4月8日實施以來,互聯網傳出機場海關嚴查、開箱率達70%的“消息”讓愛出國購物的消費者繃緊了神經。人們擔心,以后出國旅游還能不能想買就買。
德國斯圖加特和科隆的多位導游介紹,“規定出臺后這幾天,根據回國旅游團的游客報告,在北京和上海機場均未出現挨個檢查,或網傳抽查率70%以上的情況。上海比北京檢查要嚴一些,但之前就是這樣。”
報道稱,實際上,對于個人自帶物品入境的海關政策并未發生變化,依然是5000元以內免稅。
但新政出臺的確意味著,想“蒙混過關”的幾率小了,被抽查的幾率增加了。
稅改除了帶來了困惑和不安,也帶來了積極影響。中德跨境電商陳巍認為,“稅改后,一般貿易、跨境貿易、個人自用進口這三方都有各自的配套政策了。從立法層面上看,這也是跨境電商希望看到的。”但他也承認,關于政策的落實,及各地如何執行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