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總局正式命名錦州新機場為錦州灣機場
錦州灣畔,濱海大道旁,原來的何屯鹽場。不久的將來,一座現代化的專用民航機場將在這里建成,成為錦城乃至遼西人民飛往全國的新起點!
這個新機場,已被中國民航總局正式命名為錦州灣機場。
作為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建設的新機場,錦州灣機場已被列為我省“十二五”期間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并寫入了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和國家“十二五”民航運輸機場建設規劃,承載未來的意義可謂非同凡響。
建設新機場,是促進遼西地區經濟振興、全省區域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趨勢下的長遠舉措。遼西地區作為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三大板塊”之一,在遼寧沿海經濟帶戰略的帶動下,已被列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必須突破的重點。錦州作為遼西地區的中心城市,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人才、技術、資金的引進,振興區域經濟,迫切需要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立體交通網絡做支撐。遷建錦州機場是在交通、物流和旅游等方面更好發揮我市遼西地區中心城市作用、促進遼西地區區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
建設新機場,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遼西地區應急救援能力、保障民生安全的必要舉措。遼西地區作為環渤海經濟圈、東北亞經濟圈的交匯區域,溝通關內外的咽喉要道,連接東北內陸與渤海的黃金走廊,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是未來發展的迫切需要。遷建錦州機場將成為遼西地區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進一步完善東北地區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有效地保障民生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新機場,是滿足遼西地區航空客源市場發展需求的急切舉措。遼西地區有大量的航空客源市場需求,但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航空運輸能力,每年從沈陽、大連和北京機場分流的航空客源約為本地區機場客運量的5倍。也正因如此,錦州灣機場將對遼西地區的航空交通產生更大的輻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遼西地區的航空市場需求。
我市從2008年底正式決定遷建機場,經過全市上下近4年的努力,2012年10月終獲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文件正式批復。其間,同當地空軍和海軍的14個軍事單位進行了數次銜接,在飛行程序做了12次調整的基礎上,與各部隊在機場飛行程序設計方案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完成了機場選址報告編制和審批,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發文同意錦州新機場選址在何屯鹽場;完成了機場建設用地的準備,市政府已將何屯鹽場17.2平方公里海域使用權收回,同時辦理了國有建設儲備用地證件;完成了機場預可研報告編制和評估并上報國家發改委,機場立項審批前所需要件準備完畢;中國民用航空局對錦州新機場行業意見、遼寧省資金承諾函、規劃選址初步意見、沈陽軍區空軍支持錦州機場建設意見和沈空與遼寧省政府關于錦州機場建設協議,均已上報空軍和國家發改委;完成了機場飛行區地基處理試驗,確定以強夯方式處理機場飛行區地基工程;完成了機場命名的上報審批……到目前,機場可研報告編制基本結束,環評、節能評估等亦獲通過,其他專項報告編制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將很快具備開工條件。
據了解,錦州灣機場項目近期總投資7.62億元,主要服務于遼西五市的公務、商務活動,改善投資環境,發展旅游事業。機場飛行區按4C標準設計,新建一條長2500米的跑道;航站區規劃設計航站樓7200平方米,站坪機位5個;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供電、供水、供油、消防救援等輔助生產設施。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旅客吞吐量5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750噸,逐步建成國內支線運輸機場及全省中型干線運輸機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