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國門:多措并舉筑牢防汛“堤壩”
6月1日,首都機場將正式入汛,其中主汛期為7月20日至8月10日。據首都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厄爾尼諾現象最強的一年,入汛早、汛情急,出現極端降水天氣的概率很大。”首都機場按照“西區不斷路,東區不倒灌”的總體要求,從完善預案、強化機制、維保設施和培訓人員等多方面開展工作,筑牢防汛堤壩,確保安全度汛。
認識到位 強化責任落實
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全面安排部署,嚴格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確保安全度汛。
5月18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股份公司總經理韓志亮、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杜強、運行總監文武前往小中河首閘、小中河河道、公共區3號泵房、高速路永久泵房等防汛重點區域現場調研,重點檢查了各防汛保障單位在設備設施、人員物資、預案機制等方面的準備情況,并重點強調了加強演練、完善預案、落實責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現場各單位紛紛表示,嚴格落實機場的統一部署,提高認識、認真準備、全力以赴,確保汛期旅客進出“中國第一國門”的安全順暢。
要求到位 完善防汛預案
完善防汛預案、堅持常備不懈,是防汛工作的關鍵手段。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早謀劃,早部署,3月30日發布了《關于做好首都機場2016年防汛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防汛保障單位認真開展各項汛前準備工作。
同時,結合往年防汛工作實際情況及經驗教訓,首都機場防汛指揮部組織各防汛保障單位對防汛手冊進行了修訂,5月3日正式發布防汛手冊。新版防汛手冊明確了預警發布和程序啟動的標準,細化了不同汛情等級下,防汛指揮部、公司級和單位級(部門級)搶險隊伍以及泵房值守的響應動作,為各防汛保障單位提供了更精準的執行標準。目前,各防汛保障單位正積極對接修訂后的防汛手冊,有針對性的開展手冊預案、設備設施、應急搶險方面的培訓。同時,各防汛保障單位結合自身防汛工作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
措施到位 夯實防汛基礎
完成排水溝渠和管道的清淤、做好雨水泵房的維保、儲備充足的防汛物資……為積極做好汛期搶險應急處置,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多措并舉,夯實防汛基礎。
股份公司已協調順義區政府對機場外圍約1.6萬延米的排水溝渠進行了全面清理。同時,股份公司聯合機場物業公司對轄區內近20萬延米的雨水溝渠和管涵進行了全面清淤,并且對航站樓屋面、天窗等96處易堵塞滲漏部位進行了修補。股份公司還聯合動力能源公司和相關單位完成了首都機場地區80個雨水泵房(坑),共計276個水泵的維護保養工作,并對轄區內的閘門及電力設施進行維修檢測,確保汛期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股份公司和機場物業公司完成了轄區內各物資儲備點移動水泵、發電機、沙袋和照明設備等防汛物資的補充及更換工作。此外,首都機場將于5月31日前完成防汛視頻回傳系統及雨水泵站監測系統的建設,滿足對防汛現場和雨水泵房實時監控的要求。
協作到位 凝聚防汛合力
“防汛工作也是服務工作。4號圍界門是配餐車、航空器保障車輛必經之地,但是一下大雨就容易積水。為了做好旅客的服務以及航空公司的服務,我們今年重點識別出包括4號圍界門、滑行東橋下穿道、GTC停車樓出入口等7處重點防汛區域,并制定了專項保障方案和搶險程序。”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防汛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與此同時,機場公安分局制定了周邊道路的交通疏導方案,確保進出機場交通的安全順暢。
此外,與往年不同的是,為應對極端天氣,首都機場防汛辦公室與順義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就機場地區防汛工作的特點和難點進行了多次溝通交流,并簽署了《關于協同應對首都機場地區汛情緊急事件工作協議》,首次以協議的形式明確了首都機場在出現汛情緊急事件的情況下,雙方在信息溝通和協同處置方面的合作事宜。順義區將從人員、物資、交通等多方面向首都機場提供協助,協議的簽署增強了首都機場預防和應對防汛應急事件的處置能力。此外,股份公司汛期將與北京市防汛辦和民航華北氣象中心保持密切溝通,做好天氣信息通報和保障程序啟動的工作。
在做好防汛保障工作的同時,股份公司也將根據天氣情況,適時調整運行資源,及時啟動運管委、旅促會、安委會和新宣委四大平臺的聯動機制,做好航班大面積延誤情況下的航班處置及旅客服務工作,在確保“絕對安全”和踐行“真情服務”的前提下,實現首都機場安全度汛的目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天津機場啟用鳥情瞭望哨治理效果顯著
- 下一篇:南寧機場打造“花園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