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機場10月開建 填補豫北地區民航空白
圖片來自網絡
“安陽,一座會‘飛’的城市”是安陽市近年來打造“航空運動之都”提出的響亮口號。近日,記者從安陽市機場建設領導小組獲悉,安陽機場有望于今年10月份動工開建。
【突破】
填補豫北地區民航空白
位于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地區的安陽市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是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河南省在豫北地區尚無支線機場,安陽機場的建設填補了豫北地區民航空白。
2010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出臺《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安陽迅速抓住這一機遇,強力發展低空經濟和通用產業。目前,河南省有兩座正在運營的通用機場,分別是上街機場和安陽航校機場。安陽也被國家民航局批準開展通用航空產業園區試點,成為全省唯一全國僅有的2家試點城市之一。
【規劃】
可起降波音空客中型機 年吞吐旅客70萬人次
安陽機場選址在安陽市湯陰縣瓦崗鄉,占地4500畝,項目總投資約11.76億元,占地約2348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條2600米×45米的跑道、6000平方米的航站樓、5個機位的站坪以及通信、導航、氣象、供油、消防救援等附屬設施。
“安陽機場定位為支線機場,可以起降波音空客的中型機。”安陽機場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卜書明告訴記者,該機場以客運為主、貨運為輔,主要起降800至1500公里范圍內的短程飛機。
根據預可研報告預測,到2025年,安陽機場年吞吐旅客量將達到7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滿足2600噸,主要服務安陽、濮陽、鶴壁三市,及半徑100公里內的周邊地區。
【進展】
各項審批前置文件均已齊全 正在等待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復
建設機場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不同階段分為多個流程,每個流程又包含多個環節。那目前安陽機場項目又有什么新進展呢?
今年3月,中國民航局正式出具了安陽機場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行業意見,省政府與有關部門正式簽署了《關于新建安陽民用機場協議書》。
目前,審批安陽機場建設工程的各項前置文件均已齊全,正在等待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復。為加快前期工作進度,項目可研報告初稿已編制完成,其水土保持方案、環評、用地預審等近二十項前置要件及其相關工作正在同步進行。
“現在我們正在積極和上級相關部門協調盡快出具意見,預計7月份就能獲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批復。”卜書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安陽航辦航空產業處處長張存富也曾向媒體透露,機場項目爭取今年10月開工。
【完善】
“鐵公機”已見雛形
近日,記者獲悉,安陽明年將開工建設一條從安陽機場到林州紅旗渠的市域鐵路,全程共設7個站點,單程最快54分鐘。
安陽市作為豫東北地區的區域性交通樞紐,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107國道、大廣高速及京廣高鐵縱穿南北,南林高速、濟東高速、濮鶴高速及晉豫魯鐵路通道橫貫東西,形成鐵路、高速“雙十字”交通架構。
“江蘇有一個支線機場,每年地方還要補貼兩三千萬,但這個機場引來的僅一個汽車企業,稅收就增加了幾十億。”卜書明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安陽機場的建設,對安陽市調整經濟產業結構,吸引新興產業落戶安陽,增強安陽及豫東北經濟在晉、冀、魯、豫四省交會區域內的綜合競爭力和拉動力,都將起到巨大作用。
卜書明告訴記者,機場作為航空運輸和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公益性,也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它對改善交通條件、促進資源開發、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優勢】在全國率先實現通航機場“縣縣通”
據了解,位于湯陰縣的安陽機場將于今年10月動工,林州起降場年底即可投入運行,內黃起降場正在規劃中,建成后安陽市將形成以安陽機場為中心,實現市區、林州、湯陰、內黃半小時通用航空圈。
“我們將充分發揮安陽獨特的資源優勢,牢牢把握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難得機遇,在全國率先實現通航機場‘縣縣通’,讓古都安陽飛得更高更遠。”安陽市委書記李公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布局】2020年通用機場覆蓋全部地市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建設為河南省帶來了強大機遇,河南民航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布局全省?安陽機場在全省航空業“一盤棋”中又處于什么地位呢?
去年,河南省三大民用機場(鄭州機場、洛陽機場、南陽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800萬人次,而再過五年,這一數字將大幅攀升——到2020年,全省民用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100萬噸。
今年年初,省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未來,河南省機場的布局是一個樞紐,即鄭州機場,兩個干線機場,即洛陽和南陽機場,多條支線和通用航空機場共同發展的四個層次。
除了兩個干線機場,河南省還將建設一些小的支線機場,它們是信陽明港、商丘、安陽、魯山等支線機場。
根據2012年12月發布的《河南省通用航空發展規劃》,2020年前河南省將新增13座以上通用機場,總數量達到15座,基本上覆蓋全省所有的省轄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