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國慶假期里“連軸轉”的飛行區工程突擊隊
小編碎碎念:在今年的國慶節期間,有這樣一支由16人組成的隊伍,他們因工程項目的需要不得不白天黑夜地“扎”在最前線,保障施工現場安全。在崗位上,他們以醫生對待生命的敬畏之心,用上手術臺的態度做好道面修補工作,一刻舍不得停歇。他們,就是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工程管理模塊的“工程突擊隊”。據了解,這支能征善戰、以精銳成就業績、靠專業承載重托的隊伍,在擔當首都機場工程安全“守護神”保障重大工程項目的背后,蘊含著很多精彩故事。下面,就跟隨飛常好一起走近他們,了解一下他們背后的故事吧。
每一個靜謐的凌晨,當最后一架飛機從跑道上起飛或降落后,工程突擊隊員們就開始準備整裝出動了。在高桿燈的映襯下,他們引領著工程隊伍浩浩蕩蕩奔赴至他們的戰場--施工現場,隨后,監管現場按要求擺放好施工圍擋、錐桶,開動機器設備,爭分奪秒地對道面進行“手術”;而且,一上手術臺就是四五個小時,一刻舍不得停歇,因為短短的四五個小時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非常的寶貴,他們必須趕在天亮之前完成當日的“手術”任務,否則將可能會影響首都機場整個機體的正常運轉。在今年的國慶節期間,他們肩負的任務超乎以往的繁重,在緊盯F滑南北段道面拓寬工程和Z3、Z18滑行道道面加蓋改造工程施工的同時,還需要配合監管新增加的東西區機位增補和草地硬化等兩個項目的現場施工安全,雖然他們只有16個人,但他們無懼挑戰、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精神卻值得稱贊。哪里有挑戰,他們就出現在哪里;哪里有風險,他們就堅守在哪里,而且每次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這16人組成的“工程突擊隊”中,既有在前線沖鋒陷陣的一線戰士,也有在后臺運籌帷幄、揮斥方遒的管理人員,他們經驗豐富、行事果斷、處事高效、分工明確、組織有序,每臨重大工程都能穩的住氣,每次承擔起重任都能圓滿完成任務。
哪怕寒來暑往,無論是否假日,“工程突擊隊”的工作從未停歇過,他們堅守在夜幕下的燈光里,以專業、效率以及一絲不茍、不折不扣的工作態度,踐行著夜幕下的“鐵血英雄”本色。
為了更安全,堅守,再堅守
每年的國慶長假,本該是外出旅游、親朋歡聚的好機會,但“工程突擊隊”的戰士們卻無法享受到這樣的機會,為了首都機場的安全運行,他們必須堅守在幕后,默默將真心奉獻于道面修補和施工現場安全監管這一旅客“看不見的服務”中。
今年的國慶假期,他們的任務尤其繁重,有24小時連續施工的東西區機位增補和草地硬化等項目,也有只在夜間跑道停航后施工的F滑道面拓寬工程和Z3、Z18滑行道道面加蓋改造工程;為了能夠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負責在最一線監察的8名“鐵血英雄”更是開啟了“連軸轉”的工作模式。
郭保春,是8名“鐵血英雄”中的一員,近2年的時間里,他幾乎每個節假日都是在施工現場度過的,雖然已經有2年沒有回家過節了,但他心中卻一直期盼著。因為心里裝著安全,所以才更專注于每一個施工現場的細節;特別是在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管方面,他更是將自己的敬業做到了一個新高度,哪怕是有一丁點兒的不滿意,他都會以“螺絲釘”般的態度緊盯問題直至完全解決才放心。據他的同事講述,前段時間,在F滑攤鋪進入上半年工作的尾聲時,他因為連續上夜班身體出現不適,虛弱的走起路來都會出一身汗。但他卻忍著身體的不適選擇了堅守、再堅守,為了現場的安全,他一再咬牙堅持著。當同事發現他痛苦的表情時,勸他先去休息休息,他卻拒絕了,他說:“我們只有8個人,如果我去休息了,那你們7個人就得干的更多了,我不想給你們添麻煩,我還能站完這班崗,你們就放心吧。”就這樣,郭保春忍著不適的身體一直堅持到當班結束。下了班以后,他直接去了醫院,在不得不進行手術的情況下,他接受了為期兩周的手術治療。
為他人多著想,累卻快樂著
在工程量大、工期緊、任務重的巨大壓力下,“工程突擊隊”的戰士雖然少,可這些硬漢們卻從不輕易掉鏈子。在他們這樣一個團結有“愛”的團隊中,他們彼此互相搭臺,主動替別人考慮,當有人臨時有事不在崗位的時候,會有其他人主動頂上去繼續保證工程繼續推進。
在郭保春生病住院期間,“工程突擊隊”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監察的崗位便只剩下7個人,若是由剩下的7人來輪流承擔郭保春的工作,不僅會占用他們的休息時間,還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在崗在位精神狀態;為了不影響工期進度,同時也不給7個人造成更大壓力,參與后臺值班的模塊主管們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主動輪流承擔起郭保春的工作。
記得在2015年的中跑道大修期間,作為主力“戰將”的工程管理模塊主管牛紅強就特別能替別人著想,他不僅經常關心愛護自己的“戰友”,還把團隊成員之間親如一家的友愛也傳遞給了服務商:在現場巡視的時候,牛紅強發現施工單位設置在滑行道與行車道交叉口區域的安全管控員一直站立著管控進出施工區域的車輛,當沒有車輛經過時,他只能蹲下身來稍微休息一下。看在眼里,牛紅強心里頓時生出關懷之意,雖然他當時在感冒發燒且渾身沒有力氣,但他卻并未因此而允許自己掉隊或是給自己休息時間,而是立馬開車回單位,搬了數十把椅子一一給施工單位的安全管控員送了過去。當接過椅子的安全管控員連聲說著“謝謝”的時候,牛紅強因發燒而泛紅的臉上洋溢出快樂開心的微笑。
自今年年初以來,F滑和Z3、Z18工程項目如期往前推進著,為了保證各施工用車的安全適用,常為一線員工著想的吳偉強主動提議將施工用車審驗和故障車輛送修工作攬了下來。大病之后,雖然身體虛弱,但吳偉強卻樂觀地對待一切,對待工作的責任心絲毫不受其影響,據統計,今年以來,吳偉強參與審驗的車輛達幾百余次,極大提高了工程用車的審驗效率。因為熱愛,所以奉獻。他把自己對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對安全的巨大責任心投入到工作中,作為“工程突擊隊”的一員,他不斷在奉獻中享受付出后的喜悅。
把“嚴要求”培養成一種習慣
跟其他一線崗位上的員工不同,“工程突擊隊”一直都對自己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施工期間不能離開現場、在現場必須發揮作用、特殊時期必須絕對服從指揮和安排。
在當日的工程項目開工前,“工程突擊隊”的隊員們必須準備妥當各類必需品,因為一旦現場施工開始了,為了搶工期和保證施工現場的絕對安全,“工程突擊隊”就必須一直留在現場,中途不得回單位。
對于“工程突擊隊”的這種嚴要求,新加入“工程突擊隊”兩年多的王勇這樣說道:“在施工現場,如果有一個環節監管的不到位,就會埋下安全隱患,輕則影響工程進度,重則可能造成航空器不安全事件,容不得半點馬虎;所以,我們除了上廁所的時候找別人幫忙盯一下,其他時間都會一直在施工現場,寸步不離,監管好每個施工環節。剛開始參與施工安全監管工作時,說實話,我有些不太適應這樣的嚴要求工作模式,可慢慢的,在身邊同事的帶領下,我也把這種嚴要求培養成了自己的一種習慣”。
在2015年中跑道大修時,“工程突擊隊”把人員分成了兩個大班,把一天二十四小時分成了三個8小時的區間段,兩個大班的人員相互交替,每個班當班8小時,再回去休息8小時,再回來繼續值守8小時。這樣算下來,他們每隔一天就要工作16小時,日均工作12小時。有時,他們可能深夜12點就得起床去接同事的班,可能下午4點就得早早入睡,為的是半夜有精力起床去值守。但即便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他們也從不抱怨,而是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期間,正趕上趙偉的生日,因為連續6天不能回家,趙偉的愛人就托人把生日蛋糕送到了施工現場。作為“工程突擊隊”的一員,他雖然很遺憾不能跟家人一起慶祝生日,但是有同事的陪伴和支持,卻也讓他在堅守崗位的同時內心多了幾分踏實與溫暖。
2016年8月,受熱冷天氣變換的影響,“工程突擊隊”的業務主管王碩患上了重感冒。當時正值F滑道面拓寬工程和Z3、Z18滑行道道面加蓋改造工程等幾個工程項目的關鍵時期,為了不因個人原因影響到工程進度,他嚴格要求自己在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下再去休息,盡管有時候吃了感冒藥會感覺頭暈犯困,他就用涼水洗把臉讓自己清醒一下。當有同事勸他去休息一會兒時,他說:“這點小毛病算不得什么,等我忙完手頭上的活,再去休息。”今年的國慶節長假期間,王碩像往常一樣堅守在崗位上,為了保證各個重大工程項目的如期正常展開,他充分發揮“工程突擊隊員”的那股認真、細致、責任感強的勁兒,為其他人做出了表率。
國慶節期間,“工程突擊隊”以團隊實力證明著自身的“精銳”,以不掉鏈子的精神擔當著工程安全的“守護神”,精銳成就業績,專業承載重托,他們“搶戰”燈光下、奮戰不停歇,默默堅守,用真心奉獻鑄就著首都機場的持續安全。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