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亭機場開啟停用倒計時!青島將迎新城崛起
1982年復航以來,青島流亭機場隨著青島的發(fā)展而快速發(fā)展壯大,近六年年均增速10%以上,今年青島流亭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有望達到2174萬人次。如果說前灣港、董家口港是青島連接世界的經濟紐帶,那流亭機場就是世界人民看青島的窗口。這座4E級機場承載了本地民眾數十年的情感,它已經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成為青島的城市名牌之一。
2016年,隨著新機場建設的全面啟動,也宣告著流亭機場有了明確的停用時間范圍,據新機場建設規(guī)劃顯示,新機場投入使用后(2019年),流亭機場將停止使用。目前流亭機場已經啟動轉場工作,意味著與島城人民相伴30余載,見證青島30年來輝煌發(fā)展的流亭機場正式進入停用倒計時階段。
但作為青島人,屆時我們會懷念流亭機場,但不會是想念,因為新機場的使用標志著城市的升級,意味著青島國際化的進程越來越快。一座以新機場為核心的現代化航空新城將伴隨“北部崛起”城市戰(zhàn)略的實施,屹立于大青島的北部!
流亭機場正式啟動轉場工作
日前,青島機場集團傳來消息,新機場的建設進展全面提速,航站區(qū)總體進入鋼結構和二次結構施工階段,其中A、B指廊已率先完成鋼結構網架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流亭機場向膠東國際機場的轉場工作已全面啟動,標志著流亭機場停用進入倒計時階段,也為2019年新機場建成使用,完成轉場做足鋪墊。
對此,青島機場集團董事長焦永泉介紹了目前轉場工作的近況,他表示轉場工作已全面啟動,大量規(guī)劃設計、設施設備、工作流程都已進行系統對接。
縱所周知,機場轉場,尤其是大型國際機場轉場難度很大,轉場后將面臨工作人員與旅客在新環(huán)境、設施及管理模式等適應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若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轉場失敗,這對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
膠東新機場
和國內其他機場相比,青島流亭機場的轉場工作雖然可以借鑒像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兩機場均實現一夜轉場)成功的經驗,但實際操作過程中難度肯定會更大,畢竟青島機場是國內一個2000萬客流規(guī)模的大型機場,且新機場具有特殊性,新航站樓設計縝密,采用諸多新技術,屆時具有一定的保障壓力。
既然這么麻煩且難度不小,為何不保留雙機場的搭配?這個問題恐怕沒那么簡單。
為何不保留雙機場?
根據規(guī)劃顯示,受空域地域條件限制,流亭機場原場址難以實施擴建,自1982年運營以來,流亭機場歷經多次擴建,但無法滿足城市不斷發(fā)展所需。目前,已成為制約民航業(yè)發(fā)展的瓶頸,所以遷建新機場迫在眉睫。
根據新機場建設規(guī)劃,新機場投入使用后,流亭機場將停止使用。至于老空港是否保留,將由市政府最終決策。
流亭機場
為什么要停止使用?官方給出的回應是:新機場的設計容量可完全滿足城市發(fā)展需求。因此屆時不采用膠東機場和流亭機場“兩場運營”的模式。
同時,流亭機場的后續(xù)使用已納入青島市北部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待膠東新機場啟用后,流亭機場現有航站樓等基礎設施不會拆除,將繼續(xù)保留其作為基礎設施的功能留作他用。
雖然流亭機場要停用,但官方回應的內容顯然是為機場日后的使用留下了窗口。縱觀世界范圍內的超級城市,諸如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以及日本的東京,它們雖然都是坐擁雙機場的城市,但自身城市的等級與體量需要兩座機場同時運轉,這既是發(fā)展的需要也是超級城市的象征。
目前處于國內二線城市的青島,還不具備上述幾個城市的發(fā)展體量與人口基礎。即便運營雙機場,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且官方也為流亭機場的未來留了窗口,待未來城市達到一定的級別,勢必會重新考慮流亭機場的未來。
新機場所處的膠州市,未來具備成為世界級的交通樞紐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新機場的運行等級是4F(流亭機場為4E級),為最高等級,可起降空客A380、波音748等目前最大機型,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11個國內機場等級相當。
再看新機場的建設的必要性,運行等級是4F(流亭機場為4E級),為最高等級,這與城市未來的規(guī)劃目標:建國際化都市相吻合,所以膠東新機場是必須要建的,這是城市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更是一種城市身份的象征。而圍繞新機場建設的“航空新城”更是所有青島人的期盼。
新機場:助推北部新城崛起
作為一座4F級別的國際機場,新機場擔負的發(fā)展使命與責任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它的存在,不單只是為了運輸,它更是一座城市級別與身份的象征。屆時,擁有國際門戶屬性的青島,新機場將是推動航空產業(yè)發(fā)展,實現經濟轉型的“利刃”。所以圍繞新機場建立一座“航空新城”是必要的。
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的膠東臨空經濟區(qū)浮出水面。根據臨空經濟區(qū)的戰(zhàn)略定位:區(qū)域性航空樞紐、高端臨空產業(yè)基地、對外開放引領區(qū)、現代化生態(tài)智慧空港城,可以看出,未來這里將以新機場和臨空經濟區(qū)為核心,加快航空運輸服務、通用航空運營、航空研發(fā)與制造、臨空產業(yè)等領域的發(fā)展,最終形成全鏈條的現代化體系。
預計到2025年,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qū)功能基本完備,形成以航空核心產業(yè)、高科技制造業(yè)、高端服務業(yè)為支撐的產業(yè)體系基本完善,區(qū)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建成,航空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50萬噸,對區(qū)域發(fā)展有帶動輻射作用的生態(tài)智慧“空港城”將初步形成。
為了給新城未來的建設運行做鋪墊,膠州市先后在區(qū)域內實施老舊小區(qū)改造優(yōu)化、31條道路綜合整治改善以及簽約首都航空總部基地、廈門航空總部基地等項目的入駐,為建設空港新城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