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關:“不愿加稅商品棄置機場”不屬實

首都國際機場已從海關過檢的乘客攝影/王天琪

上海海關工作人員清點前的行李狀態

網傳“不愿加稅棄置商品”實為上海海關清點物品
4月8日,《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下稱“海關新稅制”)執行第一天。隨后,一條名為“黃渤在海關被扣……寧愿哭著扔了也比繳稅便宜!新政第一天海關大廳變成垃圾場”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章中還曬出一張內容為“浦東機場到處是不愿加稅而棄置的商品”的圖片。此外,還有人曬出圖片,稱演員黃渤疑為“在上海海關被扣,被上海浦東海關要求補稅”一事。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經上海海關核實,商品被棄圖片為某旅客攜帶超量化妝品入境被查獲時海關清點估價的現場,相關旅客并未棄置物品,網傳內容不實。此外,黃渤工作室也辟謠稱,“在海關被扣,被要求補稅”一說不實。已執行的海關新稅制對普通游客是否有影響?與原有政策相比,又有哪些變化?
黃渤工作室辟謠“在海關被扣,被要求補稅”一說
近日,多篇自媒體文章稱,4月8日海關新稅制正式執行,“單次2000全年2萬元以上全額交稅,并且個個開箱檢查,新政第一天,出境旅游的中國人哭著回來了,像是被扒了一層皮,有人表示寧愿扔了也比交稅損失小……”此外,微博上有自媒體賬號發文稱:“據說,黃渤在上海海關被扣,被上海浦東海關要求補稅。”
多篇文章中還配發了數張圖片,其中兩張圖片上能看到:散落在地的各類化妝品附近,幾名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在檢查打開的行李箱里的物品。文章解釋稱,從韓國歸來的游客因為“海關太嚴”,將化妝品扔在行李提取處,“浦東機場行李提取處化妝品隨地可撿。”另有一張照片顯示,演員黃渤站在已經打開的幾個行李箱旁,身邊有工作人員陪同。
上海海關
“棄置商品”實為海關清點物品
9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從浦東國際機場海關部門旅檢現場工作人員處獲悉, “不愿加稅棄置商品”“浦東機場行李提取處化妝品隨地可撿”的消息是“謠言”。
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海關部門介紹,這名旅客8日乘坐從韓國首爾起飛的MU5042次航班入境,共攜帶了4個行李箱,裝有價值2萬多元人民幣的彩妝和價值1萬多元人民幣的護膚品,并且無法提供發票。因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中轉廳正在改造,現場沒有封閉的查驗區,海關關員對這名旅客的超量攜帶物品進行了分類清點估價,這名旅客并未棄置物品。
同時,9日下午5時左右,“上海海關12360服務熱線”官方微博發布《黃渤被上海海關嚴查?代購扔東西?你們又被騙了》一文,對網傳“不愿加稅棄置商品”的消息進一步辟謠和解釋。
解讀
部分物品征收稅率有所調整
據新華社消息,目前對于中國籍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入境,海關依照海關總署2010年54號公告的標準進行驗放。對短期內多次來往香港、澳門地區的旅客和經常出入境人員以及邊境地區居民,海關只放行其旅途必需物品。“短期內多次來往”和“經常出入境”指半個月(15日)內進境超過一次,這一規定同樣適用于旅行社領隊。
北青報記者撥打全國海關統一服務熱線咨詢獲悉,海關關于攜帶行李物品進境的規定沒有變,針對旅客個人,“在維持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允許其在口岸進境免稅店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不超過8000元人民幣。”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自今年2月18日起,我國在包括廣州白云、杭州蕭山、成都雙流、青島流亭、南京祿口等一些口岸大規模增設了進境免稅店,“方便游客回國時在境內購買國外產品”。
而對個人旅客來說,超出免稅限額的部分,部分物品征收稅率有所調整。舉例來說,電子產品類由10%上調為15%,衣帽服飾由20%上調至30%,部分煙酒、化妝品由50%上調為60%。
針對女性較為關心的“化妝品”部分,“上海海關12360服務熱線”官方微博也進一步解釋稱:“化妝品稅率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彩妝,行郵稅為60%;一部分是護膚清潔品,行郵稅是30%。大家用的面霜晚霜精華,絕大部分是30%。”
全國海關統一服務熱線工作人員稱,“單次不能超過2000元,全年不能超過2萬元”的規定,是針對“跨境電商”,不適用于普通旅客。
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奶粉、嬰兒食品、尿不濕等進口嬰童用品是受影響較大的品類,按照此前的稅制是10%的稅率,如果按照行郵稅計算的話,50元以下的行郵稅可以免除,意味著只要商品價值低于500元都可免稅,500元以上的才需按照10%征稅。但新稅制執行后,跨境電商無法再享受行郵稅,無論金額多少都要按11.9%繳稅,稅負有所增加。因此對于奶粉、尿不濕等單件價值都不大的商品,此次顯得影響較大。
現場
首都機場未現“商品棄置” 入境旅客稱“檢查沒明顯變化”
9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在首都國際機場隨機采訪數位歸國旅客。旅客們表示,海關新稅制執行后,在入關檢查時并沒有變得更加嚴格,“像往常一樣,過關排隊的人也不是很多,等待時間也不長,幾分鐘時間而已。”
剛從新加坡旅游回來的田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一切如常,只有帶特別大、箱子特別多的才會被問是什么。”另一位從臺灣地區回來、帶著28寸旅行箱的張女士稱,“我買的東西不多,沒有被開箱檢查,過關時候并不是一個個都要開箱檢查。”
昨天,網上有消息稱“一些入境者寧可扔掉帶回來的化妝品也不交稅”。對此有海關人士表示,目前從他們掌握的情況看,還沒有這種情況。他介紹,其實以往也偶爾會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一些旅客在海外盲目購物時買了一些本來不是很需要的商品,入境時發現又要繳稅,就索性放棄了,但以往為了不交稅而放棄的物品中高檔化妝品也是很少的。”
昨日,多名旅客均表示,首都國際機場海關處并沒有出現網上所傳的那樣,“大家因為不想繳稅,東西扔得滿地都是”的情況。
答疑
海關檢查是不是真的變嚴了?
昨天網上有消息稱,目前各大機場對入境旅客的行李逐一開箱檢查。
對此,海關人員昨天向北青報記者介紹,目前我國口岸對入境人員攜帶物品執行的是抽檢制度,“并非逢包必檢”。不過他表示,入境旅客對于一定比例的抽檢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因為不管是什么比例的抽檢,對于抽檢到的個人來說,都是百分之百的幾率。
此外,海關人員表示,他們在實際操作中也會有一定的判斷,比如對于一些特定航線的旅客提高抽檢率,“這也是基于多年的經驗作出的判斷”。另外,他們對同一航班的旅客,也盡量做到抽檢力度一致,避免發生對部分旅客檢查、對另一部分旅客不檢的情況,以免造成矛盾。
不過他也表示,在海關新稅制實施之初,強化檢查程序和提高抽檢頻度也是正常現象,這既因為新規定剛實施可能不了解情況的旅客較多,同時這也是對新規定一種有效的宣傳形式,因此旅客應該積極配合。
隨后,北青報記者就海關新稅制執行情況,咨詢了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處的海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海關檢查“一直都一樣嚴格,開箱檢查是根據帶的物品多少而決定的,并不是每一個都需要開箱檢查”。
調查
發布“海關對代購下手”文章 作者認證為“微博電商人”
“不愿加稅棄置商品”的消息曝光后,不少網友表示,不排除這是一些因為新稅制受到利益影響的跨境電商和私人海淘,在誤導社會輿論向新稅制施壓。
4月8日下午1時許,海關實施新稅制當天,微博上就有自媒體賬號發布文章《今天,海關對代購下手了》,文章中曬出一張《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的截圖。
同時,文中還曬出一張朋友圈截圖描述稱,“海關說剛剛開始嚴打,開箱率5%,等到4月8日開始開箱率10%,下船過海關要排隊一個小時。客人攜帶商品超過2萬,按走私通貨罪移交緝私局。領隊空姐超過1萬移交緝私局。代購這行難道真的要走到盡頭了嗎。”
在該條微博下,多數網友在評論中表達了對新政策“更加嚴格”的擔憂,但也有少數網友質疑稱,這是一個“代購營銷號”,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風”。
截至9日下午6時,該篇文章閱讀量已超過179萬次。是什么人在發布這樣的消息?北青報記者發現,該賬號主體定位顯示為北京地區,認證為“微博電商人”,“公司”一項介紹顯示為“俄羅斯代購”。
而該賬號在9日凌晨轉發自己的文章時稱“據說,黃渤在上海海關被扣,被上海浦東海關要求補稅”,隨即引發網友大量轉發。盡管9日“黃渤在上海海關被扣”一事已被證實為謠言,但截至9日晚,該賬號仍未刪除相關言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