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跡璀璨——安全飛行獎章的背后(圖文)
圖1:2004年南航新疆公司飛行員隊伍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11月6日消息:52人獲功勛安全飛行獎章,64人獲安全飛行金質獎章,76人獲得安全飛行銀銅獎章……這是南航新疆分公司截止2014年獲得安全飛行獎章的情況。在新疆民航60年發展歷程中,南航新疆飛行員將一分一秒積累的安全飛行時間,一起一降凝結的安全責任,濃縮在一枚枚獎章中,刻下對飛行安全不懈追求的航跡……
五級獎勵:凝結一桿一舵的年輪累積
圖2:1970年代民航區局專業飛行隊伍
1974年之前,烏魯木齊機場還是土質跑道。時至今日,很多飛行員對當年執行的飛行任務記憶深刻:僅有幾架小運輸機,只能飛新疆區內航線,區外航線要由北京、上海、廣州管理局用伊爾18、三叉戟等機型承擔。
已退休的原飛行九大隊副大隊長胡國義回憶,七十年代他們駕駛里2、運5飛機執行運輸飛行任務,一年至多飛行5000余小時。1978年,新疆民航旅客運輸總量僅6萬余人。那時,民航的安全獎勵并沒有明確實施辦法,但非常重視飛行員的技術培訓和安全管理。從早期飛行員耳熟能詳的“八該一反對”、“飛飛整整”,到日漸成熟的技術訓練和檢查制度,新疆民航在長期安全實踐中積累的大量經驗,為飛行員確保安全提供了可靠的管理和技術保障。
圖3:早期獲得安全飛行獎章人員合影
1981年,民航局正式頒布安全獎勵標準試行辦法,對運輸飛行員以連續安全飛行15000小時、10000小時、8000小時、5000小時、1000小時為梯次,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及安全獎章五個等級進行獎勵。1982年,民航首次授予166人一級安全飛行獎章,新疆飛行員有9人獲此殊榮。當時已有23年飛齡的胡國義也名列其中。那年,新疆民航擁有運輸機7架,全年運輸飛行時間不到7000小時——想獲得一枚一級安全飛行獎章,相當于一個人完成全公司近兩年的運輸飛行任務。因此,安全獎章對飛行員來說格外珍貴。
1986年,新成立的新疆航空公司引進圖-154主力艦,運力增至22架,運輸飛行時間不斷增長,1987年首次突破一萬小時,飛行員的安全飛行時間也得到不斷累計。1981年至1994年,共有26人獲得特級安全飛行獎章、76人獲得一級安全飛行獎章、103人獲得二、三級安全飛行獎章。
圖4:功勛飛行員 朱志勤
1990年,31年飛齡的朱志勤光榮退休。他曾三次榮立三等功,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安全飛行16000多小時。一枚特級安全飛行獎章,凝結了他對飛行事業的無比熱愛。
四大稱號:萃取一分一秒的歲月精華
圖5:給獲得安全飛行獎章飛行員頒發獎章進行表彰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及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民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新疆航空公司也在企業經營和機隊建設上做出戰略調整,進入蘇制飛機向歐美制飛機過渡時期。
1992年,新疆航空公司敢為天下先,開創國內飛機“濕租”先河,首次引進了IL86大型寬體客機,并在1993年購買3架該型飛機。1995年,擁有三架IL-86大型寬體客機的新疆航空公司,初步具備了參與國內、國際航空運輸市場競爭的機隊規模和生產能力,僅三個月就開辟至莫斯科、伊斯蘭堡、香港三條國際及地區航線,當年共完成運輸飛行時間2.9萬小時。
圖6:九十年代,獲得安全飛行獎章人員合影。前排左起:陳敏超、緱有恩、許開前、文藝、房志福、李春海、余妖驥、張印奎、張壯、楊玉生
這時,中國民航率先建設自己的安全評估系統,1999年頒布了《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部)。日益完善的安全管理及獎勵制度有效調動了新疆航空公司飛行人員的能動性。1995年,新疆航空公司執管運力達14架,擁有248名飛行人員,全年運輸飛行時間近3萬小時,實現運輸安全飛行40周年。
圖7:艾克拜爾·買買提為獲得安全飛行獎章的李占榮佩戴榮譽獎章
1995年8月,民航總局頒發《中國民用航空安全獎懲暫行規定》,將安全飛行等級改變為功勛、金、銀、銅獎章等四大稱謂,并將小時門檻提高到20000小時、16000小時、13000小時和10000小時。其中,功勛安全飛行獎章較原特級安全飛行時間提高了5000小時。2001年起,民航局又在原有基礎上將小時門檻提高了2000小時,并將事故征候和嚴重事故征候分別對照處罰,體現了安全管理的嚴謹性。1995年至2002年,新疆航空公司共有功勛飛行員稱號8人,安全飛行金質獎章51人次,安全飛行銀銅質獎章159人次。
1999年獲得“功勛飛行員”稱號的王祥春,是原新疆航空公司的總飛行師。他安全飛行20445多小時,多次立功受獎,培訓帶飛了大量飛行員。40多年的飛行生活占據了他一生最美好的歲月。他至今記憶猶新的是1989年執飛烏魯木齊-阿拉木圖首航,成為新疆飛出國門的第一名飛行員。
四枚獎章:堅守一起一落的安全責任
新世紀,民航在體制改革中組建六大集團,新疆航空公司加入南航,在管理模式、機隊建設、航線網絡和經營策略上做出重大調整,在南航總部的指導支持下,不斷提升安全經營管理水平,迎來第三次運輸生產增長期。
2003年,南航新疆公司擁有20架飛機,安全飛行時間不到6萬小時。2010年運力達37架,安全飛行已達12余萬小時,是加入南航前的2倍多、1985年的20倍。
圖8:獲得安全飛行獎章合影。前排左起:孫金川、楊金道、侯俊學、富璞巖、費太奎、胡國義
這個階段,民航總局以建設民航強國為己任,通過強化安全責任制、創新持續安全理念、完善規章標準等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南航新疆分公司按照“五嚴”要求,啟動安全審計和安全管理系統(SMS)建設,引入“風險控制”、“閉環管理”等國際先進新理念,加強飛行品質監控,加強飛行人員技術訓練和管理,屢屢刷新中國民航安全飛行的紀錄。2003年至2011年,共有285人獲得安全飛行獎章,其中功勛獎章43人,金質獎61人次,銀質獎79人次,銅質獎102人次。
榮獲安全飛行功勛獎章的757分部機長教員姚云鴻,共計安全飛行26000余小時。在29年的安全飛行時間中,他一直堅守安全責任:“一桿一舵對人民負責、一起一落讓旅客放心”。2008年,他和機組成員執飛烏魯木齊-北京航班時,曾成功處置了“307”事件,機組被南航授予集體一等功,他本人榮獲“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獎章之外:傾注一生心血的飛行歷程
圖9:瀟灑作別 2009年2月14日,執行完最后一個班,張機長微笑著與當班乘務組道別
“十一五”期間,中國民航實現連續安全運行69個月、2150萬飛行小時的新安全紀錄。在此背景下,2012年,民航局頒布新的《中國民用航空安全獎勵辦法》,將功勛、金質、銀質、銅質獎章的小時標準分別調整為26000小時、22000小時、18000小時和15000小時,比2001年分別提高了4000和3000小時。
同年9月28日,南航創造了中國民航歷史上單家航空公司累計安全飛行1000萬小時、連續13年安全飛行無事故的新記錄,民航局為南航頒發中國民航第一家“飛行安全鉆石獎”。其中,有南航新疆分公司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9月超百萬小時的安全飛行累計。
而在南航與新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進烏魯木齊西部門戶樞紐建設的五年中,新疆分公司執管運力從35架增至50架。機隊規模不斷擴大,航線網絡不斷加密延伸,為飛行員帶來了更廣闊的飛行天地和成長機遇。2013年,南航新疆分公司運輸安全飛行時間達17萬小時,擁有機長教員171名、機長68名,共有52人獲得功勛安全飛行獎章、116人次獲得安全飛行金質獎章、354人次獲安全飛行銀銅質獎章。
圖10:前排左起:李占榮、朱志勤、張啟賓;左后:章友真、鄒歡明
圖11:功勛飛行員張啟賓
在南航新疆分公司功勛飛行員中,有42年飛齡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范張啟賓,全國民航優秀黨員劉曉雄,開發建設新疆獎章獲得者房志福、李春海……在“安全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的信念支撐下,這支起飛于天山之巔的飛行隊伍,必將使南航新疆分公司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飛得更高、更遠……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