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機場地下行李轉運系統(圖)
春運又開始了,記者日前探訪了深圳機場繁忙的行李轉運系統,看看我們的行李如何開始它的旅程。圖為旅客辦完行李托運手續后,貼了條碼的行李會先通過這臺機器進行安檢,同時掃取條碼數據,通過電腦分配合適的傳送帶。來源CFP
2015年2月3日,深圳, 前方流水線上的安檢機把影像傳到安檢辦公室里,安檢員不需要到現場,在辦公室里通過電腦就完成了工作。合格的行李直接放行,不合格的就發出指令,行李會進入CT安檢。
合格的行李進入傳送帶后,投入由電腦分配好的螺旋滑道,整個過程的配速投放全程電腦自動完成。
螺旋滑道經過無數行李箱的折磨已經傷痕累累。
進入機場旅客行李提取處的地下一層,巨大的空間宛如一座大型工廠,傳送帶不停轉動,行李車來回穿梭。在這里,旅客托運的行李需要安檢、分配、裝車。
狗也是特種行李,它需要機長簽字才能上飛機與主人一起飛走。
工人把行李裝上飛機,這里不只有旅客的行李,很多空余空間用來走快遞公司的貨物。
2015年2月3日,深圳, 技保部的郝自民已經在機場工作了20多年,對于現在的這套新系統他也是了如指掌。他手持對講機,正與系統中出現故障的紅色區域負責人取得聯系。春運期間行李很多,如果一件行李卡在系統中的某一個環節,都會對整個機場的按部就班產生影響。
全程電腦感應監控,同時輔以視頻監視,只要行李轉送環節出現問題,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整個系統每小時可以處理8000件行李,當行李很多時,傳送帶上行李因各種原因出現積壓,系統同時報出幾處紅區,工作人員就要緊張的依次處理。
最后乘客在地面上等待,看著自己的行李緩緩走來。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