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初體驗(圖文)
新航站樓的候機隔離區域
機場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的一張名片,航站樓則是名片上寫著的內容。而其內容是否豐富、是否有亮點,是旅客能否飛得舒心、輕松的必要條件。無論是離開之前,還是抵達以后,一座快捷、美麗、現代化的航站樓總能讓人耳目一新、身心愉悅。
“U悅天使”與第12屆全運會的吉祥物寧寧在一起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陸二佳 報道:日升月落,斗轉星移,于2011年4月1日開工建設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新航站樓終于華麗亮相,以全新的面貌矗立在中外旅客面前。
8月15日6時50分,春秋航空的9C8831航班徐徐駛離跑道,飛往西安咸陽。這是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后,運營的首個航班。與此同時,原T1、T2航站樓已于8月14日停用。
候機樓內的“U悅快線”
在第12屆全運會開幕之前,桃仙機場新航站樓的全新亮相,是對自身的檢驗,將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與體驗。新航站樓將帶來怎樣的新體驗?近日,本報記者就搶先體驗了一番。
U形布局方便大氣
相比之前的T1、T2航站樓,新航站樓的定位是,為打造東北亞區域航空樞紐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其規模更大,且人性化、現代化設計的味道也十分到位。據悉,新航站樓面積為24.8萬平方米,是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750萬人次、高峰時段旅客吞吐量6430人次設計建造的。
桃仙機場新航站樓平面呈U形布局,由主樓與兩個指廊構成。當然,這個U形的底部較長,且有一定的內凸弧度;兩翼相對較短,向外張開。樓體建筑為地下兩層,地上四層。地下二層是地鐵站及其汽車下穿通道,地下一層是設備層。地上一層為旅客到港層,二層為到港通道層,三層為旅客出港層,這三層也是與旅客聯系最為緊密的空間。四層為預留層。接人去一層,送人至三層,如果計算得當的話,15分鐘內進入場區是不收停車費的。
地上一層包括國際/國內到達大廳、行李分揀/提取區域、國際到港聯檢區與商業區等。整個一層以方便旅客快速集散為主,并無過多的設施,只在部分花池上安放了一些座椅供旅客休息。
乘電梯或扶梯到達三層出港層,這里在新航站樓正式啟用的第一天就已人聲鼎沸。新航站樓規劃設計了ABCDEF共6個值機島,D島預留。在先期開放的值機島中,A、B、C為國內值機島,E、F為國際島。每個島設20個值機柜臺,共計100個。其中,南航、深航以及機場代理的國內航班值機島全天候開放,可為旅客辦理值機手續。當然,自助值機系統也必不可少,出港層入口處設置了20多臺,方便無行李旅客快速值機。同時,國際與國內值機區域還分別設立了超大行李通道,為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提供托運服務。
U形的兩個指廊拐角分別設有國內與國際貴賓廳,還有專用的貴賓值機柜臺與聯檢通道。安檢通道共有30條,其中國內22條、國際8條。在8月15日當天,所有安檢通道全部開放。旅客普遍反映,這樣可以隨到隨檢,頗有效率。安檢口在U形的底部中間,距最遠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300米。同時,新航站樓設有旅客登機橋35條,可以對接除空客A380以外的所有民用機型,減少了擺渡車的使用。
“U悅”服務讓流程快起來
如果你是第一次從桃仙機場新航站樓出發,不用擔心對機場的流程不熟悉。因為到了航站樓之后,你會很快發現其“夠用”的服務設施:直梯44部,自動扶梯26部,自動人行步道2部,旅客休息座椅6480個,衛生間138個,母嬰休息室4處,LED顯示屏445處,各類標志970余處。
如果還想更快,隨處可見的手持iPad的“U悅天使”會為您答疑解惑。“U悅天使”兩兩一組共15組輪班,他們是機場在現有固定問詢崗位的基礎上增加的服務隊成員,俊男靚女的搭配也構成了航站樓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遼寧機場的工作人員看來,“U悅”意味著“youhappy”的服務。為了讓旅客更加“happy”,除去“U悅天使”的耐心細致之外,機場安檢中心還建立了自己的“翔云”品牌,地服公司也升級了自己的“玫瑰組服務”,力爭提供最細致入微的服務。
在沈陽桃仙機場新航站樓,服務中心、問詢點、行李寄存、醫療服務等點位一應俱全。每個旅客服務中心都擺脫了原來T1、T2航站樓在信息點與電話點位上的限制,可為旅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若有特殊旅客隨行,同樣可以輕松飛行。無障礙坡道、低位公用電話與無障礙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同時,新航站樓還配備了兩輛電瓶車,開通了免費的“U悅快線”服務,給老、弱、病、殘等特殊旅客與急客提供便利。
優雅環境讓享受慢下來
旅途中未必需要一直匆匆忙忙,如果你愿意慢下來休息一下的話,新航站樓還是很值得一逛的。樓內商業占地面積達到了總面積的2.2%,按照品牌的分類設立了國際名品走廊、潮流地帶、休閑中心、免稅品區等多個商業區域,也有菲拉格慕、萬寶龍、巴莉等國際品牌。書店、咖啡廳以及紀念品商店,也都是打發時間的好去處。如果餓了,各式中西式快餐及自助餐齊備,任你選擇。
這些都還不是全部,新航站樓的植被建設更能給旅客帶來清新撲面的感覺。這里的設計思路源于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園林景觀建設,在旅客候機區內外共有植被26處。新航站樓在種植花卉和地被植物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中東海棗和桫欏等大型物種,芭蕉樹、棕櫚樹與值機柜臺平行,使整個航站樓宛如一個天然“氧吧”,讓旅客感覺進入了繽紛多彩的熱帶城市。
此外,“綠色機場”的氛圍不僅體現在綠色植被上,在航站樓整體的建筑上同樣匠心獨運。航站樓二層出發大廳采用了乳白色的鋁板吊頂,既符合大廳整體空間和色彩需求,又有利于提高室內亮度。在綠色節能方面,桃仙機場航站樓屋頂開設了天窗,可充分利用自然光;優選的幕墻能夠在夏季減少太陽輻射,在冬季減少熱損失,稱得上冬暖夏涼。
除了具有環保特色外,桃仙機場新航站樓的立體城市交通也初見雛形,地鐵、城市快軌、公交出租、高速公路與空鐵聯運等均將實現無縫對接。航站樓內還分別設置了國內轉國內、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內、國際轉國際等多種中轉流程,為旅客提供便利的中轉服務。
明亮的候機廳內,借著機場提供的充電接口,用免費的wifi上上網,或是讀上一本好書,這樣的出行生活,想想都是相當愜意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