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習近平訪美第一站——“噴氣機之城”西雅圖

Museum of Flight,波音公司的航空博物館

Museum of Flight,波音公司的航空博物館

Museum of Flight,波音公司的航空博物館
習大大此行第一站——西雅圖,這座“噴氣機之城”,當然不會錯過與中國在飛機方面的合作。今天,加寧朱敏組合就踏上了發現波音之旅:Museum of Flight,波音公司的航空博物館(有譯成飛行博物館、飛機博物館),位于西雅圖市區南方,據說是美國西海岸最大的飛行博物館。這里是飛機愛好者的樂園,這個周六(9月19日),恰逢博物館建立50周年,本來20美元的門票只有50美分(約3元人民幣),周末加上優惠,博物館外排起了長隊,好在加寧朱敏組合提前綢繆,在北京時就上網預約了門票,當北京遇上西雅圖,并沒有排隊之苦,工作人員看完預約郵件,就在我們的手背上“蓋戳”,這,就是我們一天隨便進出的“門票”啦!

仿真版萊特兄弟飛機

仿真版萊特兄弟飛機

仿真版萊特兄弟飛機
作為著名的飛行博物館,怎么可能沒有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萊特兄弟的飛機呢。位于主館(The Great Gallery)一入口的顯要位置,就看到這架1903年12月17日那天由弟弟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趴著”駕駛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雖然只飛行了12秒36米,卻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架復制品也是“萊特經驗”公司第三架也是最后一架超級精細和逼真的1903年版萊特兄弟飛機。

第一架波音飛機

第一架波音飛機

第一架波音飛機
在萊特兄弟1903年飛機上方“懸空”的就是飛行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第一架波音飛機。威廉·愛德華·波音(William Edward Boeing)是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創始人,生于密歇根州汽車城底特律,最終卻大器晚成以航空業標志性人物載入史冊。威廉-波音家境優越,自幼在瑞士求學。萊特兄弟第一架飛機上天的那一年,他選擇輟學耶魯、跟著老爹做起木材生意,壓根兒與飛機不沾邊兒。29歲時才在洛杉磯第一次見到飛機在天上飛,不過他可并不滿足于坐在觀眾席看熱鬧,而是跑去和飛行員們商量,能不能也讓他過把癮。那時的飛行員都是盛氣凌人的人間驕子,自然看不上這個“土豪”。被拒的威廉·波音失望地回到西雅圖,但從此對飛行著迷。1915年7月4日,威廉·波音終于如愿第一次乘坐了飛機,就找出了當時飛機的一個重要缺陷——那就是,飛行員咋能連個座兒都沒有呢。當年拒絕搭載他的飛行員可能也沒想到,這個“土財主”給了風里來雨里去的飛行員自己的座艙。

頭發花白的講解員

頭發花白的講解員

頭發花白的講解員
主館的入口幾位身穿制服的老者就是可以隨時免費做個人導游的講解員。頭發花白的他們可大都是工程師出身。給我們熱情講解的沃納先生(Alan Werner)就曾在波音工作。聽說我們來自北京,他就說:“啊,你們的國家主席下周二就來西雅圖,他會參觀波音工廠的!”



在主館眾多的飛機中,只有這一架前面有一位“窈窕淑女”。看服飾就知道,時間流轉到了1920年代。這時的飛機不再只是讓人們瞠目結舌的冒險新奇玩意兒,而已經成為具有實際商業價值的運輸郵件包裹、甚至搭載乘客功能的工具。當然,眼前的這架飛機還只能坐下兩名乘客。雖然當時的機票價格聽上去和現在差不多——也是200多美元,不過,將近一百年前的200多美元可是大數目,非普通百姓所能企及,據說這等于當時一輛福特轎車的價錢。所以您就明白了,這位“白富美”為了坐飛機真是像去聽歌劇一樣盛裝打扮,哪像現在的我們穿著牛仔褲、甚至趿著拖鞋就上飛機了!



說到飛機與女人,我們最后看看這張1930年代飛機上的照片,機場里多了一個重要角色——對!空姐出現了!這架飛機雖然已經能夠容納十幾名乘客,但依然是“座以稀為貴”,看他們那精致的咖啡杯、紅紅的大蘋果就知道,那時上了飛機就是“頭等艙”。而端茶送水的美女就是空姐啦。1930年5月15日,波音公司首次在飛機上安排了一名經過訓練的護士進行招待服務,這是首次使用空中小姐,據說原因是機組人員中有女性能幫助飛行員和乘客放松。而早期空姐的門檻絕不亞于如今——不僅必須護士出身,而且芳齡不大于25,不能太高、體重必須80斤以下。沃納大叔對著我倆說,你們就可以!估計他真是心疼我們遠道而來,屬于太言不由衷的夸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