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機場安檢嚴,你可知道這背后有多少血的代價?
不久前,一架從埃及飛往俄羅斯航班,被恐怖組織用炸彈炸毀,機上224人全部遇難。
事發之后,ISIS在他們的twitter上貼出了號稱他們送上這次航班的炸彈.... 只有這么一個易拉罐大小......

這個炸彈是怎么進入飛機的,目前還沒有確切答案。
但是,這件事情讓不少人又一次對飛行安全產生了擔憂。
其實,飛機的安全檢查也像其他事情一樣,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每一次安檢的升級,都是因為一些悲劇的發生。
1955年之前,基本上坐飛機沒有所謂的安全檢查。
1955年11月1日,美聯航629次航班計劃從丹佛飛往波特蘭。在起飛后僅僅幾分鐘,一個放置在行李中的炸彈就將這架飛機炸毀,機上44人全部遇難。

后來,經調查發現,其中一名乘客的兒子計劃了這次事故,目的是要拿到母親的人身保險。

這次事件促使了航空業安全措施的逐漸誕生,在這次案件之后的幾年, 航空業的安全措施開始慢慢出現。
而當時這所謂的“安全措施”,也就是在航空公司或者FBI要求的時候,武裝警衛會登機隨飛。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劫機事件時有發生。
1.970年9月6日,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計劃劫持四架飛往紐約和一架飛往倫敦的民航飛機。

最終他們用帶上飛機的手榴彈和手槍成功的將其中三架飛機劫持到約旦道森機場。

萬幸的是,那個年代的劫機,主要目的都是和政府談判,所以很少危害人質安全。在多方努力下,310名人質全部獲釋。

不過三架飛機都被恐怖分子炸毀。

道森機場劫機事件的發生,促使了安檢金屬探測門開始使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乘客把各種武器,槍械帶上飛機。
然而,就在這樣的斗爭中,有時候,卻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安檢重心還在怎樣阻止劫機者將武器帶上飛機的時候,恐怖分子又開始利用托運行李的漏洞策劃了多起空難。
1985年6月23日,印度航空公司182號航班在從加拿大蒙特利爾飛往英國倫敦的途中,沒有預警,沒有呼叫,就突然從雷達中消失。
2小時后,有人報告在海上發現了飛機碎片和尸體,機上329人無人幸免。

經過調查,錫克教幾名恐怖分子利用行李托運,但是人可以不登機的漏洞,將炸彈藏于托運行李中的收音機擴音器內,最終導致了這起悲劇的發生。

不幸的是,印度航空182號班機空難并沒讓人們關注這些漏洞。僅僅2年半后,洛克比空難又再次發生。
1988年12月21日,圣誕節前4天,泛美航空103號班機在執行法蘭克福—倫敦—紐約—底特律航線任務時,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發生爆炸,造成270人罹難。與印度航空182號航班空難一樣,炸彈被放置在托運行李的收音機中,而托運者并沒有登機。

洛克比空難,終于使X光檢查托運行李成為標準程序,目的就是測量行李內部的物品密度,搜查炸彈。

又一個漏洞被堵上了,但是恐怖分子繼續制造著其他的悲劇。
1994年12月11日,菲律賓航空434號班機從馬尼拉飛往東京,中間停靠宿霧機場。在宿霧飛往東京途中,突然發生爆炸,一名日本乘客被炸死。
這次的悲劇是由一個微型炸藥引爆的,這枚炸藥被恐怖分子安置在了飛機上26K座位下的救生衣里,并在宿霧下機。
這個座位,正好在波音747機身油箱的正上方。
萬幸的是,這名恐怖分子沒能想到,這是一架特殊型號的747飛機,機身油箱被安排在了這個位置靠后2排的地方,于是,機上其余292人生還。
爆炸雖然炸壞了機艙不少設施,但是沒有引爆油箱。

那么這一次,炸彈怎么帶上去的?
為了躲避安檢,這名恐怖分子攜帶尚未組裝的炸彈組件登機。他把硝酸甘油藏在一瓶隱形眼鏡清潔劑中,用9V電池充當電源,用電子表做定時器
用燈泡的燈絲充當引燃裝置。因為金屬探測器主要測量槍械,上身和腿部,于是這名恐怖分子將引爆電線藏在鞋里,并順利通過安檢。
這個是后來復制的示意圖.....

這件事證明了微型炸藥是可以通過金屬探測器的。
后來,發生了震驚全球的911事件,則讓世界知道了不要命的恐怖分子可以讓飛機本身成為致命的武器。

除了阻止讓武器炸藥登上飛機,也要在空中將危險因素阻擋在駕駛艙之外。
911之后,駕駛艙的門改為了防彈門,并且是從內里上鎖。一旦從里面鎖上之后,外面的人用任何方式都無法打開....
(但是也是這樣的設計,造成了今年年初副駕駛操控德翼客機墜毀的事件,究竟外面的人能還是不能打開駕駛艙門,這成了一個死結)
911發生后僅僅不到3個月的12月22日,另一名基地恐怖分子打算將藏有爆炸物的鞋子在美國航空從巴黎飛往邁阿密的63次飛機上引爆。
恐怖分子將C4藏在腳弓和腳跟處,并在鞋帶上浸了一種自制炸藥。 他們打算通過點燃鞋帶,讓它往下燒,從而引爆鞋跟和鞋弓處的C4。

又一次萬幸,因為這名恐怖分子衣冠不整,沒有行李并且買的又是單程票,從而引起了巴黎機場警察的懷疑,將他攔下盤問檢查。
雖然警方對他有了懷疑,但是盤問一整天之后沒有確定的證據... 最后將他釋放,讓他登上了第二天的航班.....
就在第二天的航班上,他用火柴點燃了自己的鞋帶......

然而,經過前一天的盤問之后,他的鞋帶和鞋子因為巴黎濕潤的天氣和他自己的汗腳受潮.. 在飛機上他幾次用火柴點燃卻無法成功。
終于在飛機上空姐和乘客的幫助下,將他制服。

這一次事件之后,這就是現在過安檢要求脫鞋的原因~
2006年,英國警方挫敗了一起跨大西洋航機恐怖襲擊陰謀,一群擁有英國國籍的伊斯蘭教徒計劃在幾天后在他們攜帶的手提行李中放置炸藥,打算摧毀最多10架從英國飛往美國的航班。

而他們使用的方式,就是跟12年前恐怖分子使用過用的隱形眼鏡清潔液裝液體爆炸物相似的招數。
在隱形眼鏡藥水的下半部分注射上液體炸藥,用一次性相機來攜帶引爆用的干電池。

于是,從此之后,又多了一項規定,100ML以上的液體被禁止帶上飛機。
在2009年,又是一名基地恐怖分子打算在西北航空從阿姆斯特丹到底特律的253次航班上做人體炸彈。
這次,恐怖分子用了一種新型炸藥,包括粉狀炸藥和少量液體引爆物。
雖然之前規定液體的量不超過規定的100ML。 但是這次,粉末炸藥則被縫在了內褲里。
這次,恐怖分子還是坐在機翼油箱上。在快到底特律的時候,他將液體注入粉狀炸藥中,準備引爆炸藥。炸藥雖然被點燃起火,但是并沒有按計劃爆炸。內褲在他的襠部開始燃燒,他很快被乘客和機組人員制服。


這件事情發生后,至少在美國,傳統的金屬探測器被這種有爭議的全身掃描儀所代替,目的就是發現藏在身上的槍支和可塑炸藥。

回到我們最開始所說的俄羅斯空難,同樣的,現在也開始有新科技會被用來阻止同樣事情再次發生。
這個新技術就是用防彈衣的凱夫拉纖維制成的防炸彈袋(Bomb Proof Bag),,以后所有托運的行李,可能都要被放在這樣的防炸彈袋中,即使發生爆炸,炸彈的沖擊波也會被這種高強度的袋子限制住,也不會損傷飛機機體。


希望大家下次過安檢時,可以理解為什么我們要拿出電腦,為什么要脫鞋,為什么要排那么長的隊,還不能帶超過100ML的液體,因為安檢是保障我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