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公務航空年度熱詞TOP8

公務航空2015年度熱詞2015年,經歷轉型調整的中國公務航空市場開始醞釀新的生機,看似平淡的市場在供需兩側都涌現出了新亮點,成熟市場的發展特征紛紛在中國市場萌芽。
熱詞1:互聯網+公務機

無論是受到互聯網思維的影響,還是公務機運營商出于拓展業務模式的需要,“互聯網+公務機”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讓公務機及公務機產品向社會大眾又邁進了一步。最新潮的做法自然是手機“打飛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就通過與航班軟件飛常準合作,將公務機預訂業務推上了移動客戶端。該平臺支持預訂的公務機數量超過80架,占國內公務機總量的40%。
從去年開始,金鹿就嘗試將包機業務中的部分空載行程(“空腿航班”)以萬元左右的價格在線上商城單獨出售,在節假日還會推出“空腿航班”的0元競拍活動。今年,其將線上業務拓展至移動端,順應了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趨勢,也更貼近了大眾。

也許是代表企業的示范效應,今年以來,包括南山公務機、星雅航空、華龍航空等在內的其他運營商,紛紛利用移動互聯網推銷包機業務,普遍做法是利用企業微信公眾號不定期推送公務機產品信息,包括正常包機產品及部分調機“空腿航班”產品。
同時,運營商還積極尋求與旅游公司等企業進行跨界合作,將公務機服務通過旅游渠道推向大眾。如東方公務航空就與東航旗下的上航旅游合作,推出公務機私人定制游,旅客可享受往返公務機包機服務。
除了公務機運營商外,國內一些在線旅游平臺也瞄準了這項業務。去哪兒網在5月就曾開售公務機機票,這也是公務機產品在在線旅游平臺的首次亮相。

此外,國內公務航空領域出現的一些新興企業,甚至將自身業務直接定位為打造網絡包機、拼機平臺,如Global Wings公司在9月就推出了一款名為“我要拼機”的手機客戶端應用,為用戶提供線上拼機及包機服務。
而在歐美市場發展成熟的在線包機服務提供商,也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基地位于英國倫敦的Vic tor公司,提供私人包機服務的線上和移動端預訂服務,目前就計劃在香港成立新的亞洲區總部。
在公務機受眾仍處于小眾時代的中國市場,“互聯網+”無疑為公務機運營商增添了貼近大眾消費的觸角。所有不同的嘗試都豐富了中國市場的公務機產品和服務,讓公務機消費在“要么買”、“要么租”之外,有了更多可能;同時,經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改造,公務機產品以操作更便捷、價格更親民的形式出現,也進一步揭開了公務機之于大眾奢華而神秘的面紗。
熱詞2:公務機展會“扎堆”

專業公務機展會的數量和水平,是衡量某一區域公務機市場整體發展的重要標志。過去3年,在亞洲公務機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的中國,公務機展會以上海為起點,一路北上、南下和西進,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在長三角、首都經濟圈、珠三角及成渝經濟區四大主要經濟帶的布局。盡管幾大展會創辦時間不長,但作為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他們與中國公務機市場共同經歷著成長,并折射出中國公務機市場的發展之路。
以2015年亞洲公務航空會議暨展覽(ABACE)為例,來自全球的183家展商參展,靜態展示飛機38架,雖然與2014年相比沒有太大增幅,但較2012年分別增長了17%和40%,展廳面積和靜態展示區面積也增加了10%和45%。

在展會規模擴大的同時,展商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在2015ABACE上,有41%的參展商來自亞太地區,較2013年的27%大幅提升。北京的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也將展會定位從以制造商為主的公務機買賣平臺,向集制造商、運營商和服務商等于一體的綜合平臺轉變。
在靜態展示方面,在傳統大型、遠程公務機之外,有了更多中輕型公務機的身影。同時,用于公務飛行的直升機在今年上海和北京兩地的公務機展會上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此外,隨著中國公務機市場增速放緩,展會現場論壇會議探討的話題也出現了變化,“新常態”、“理性發展”等字眼開始頻繁出現。今年各地展會期間探討的“二手機交易”、“機場使用”、“飛行安全”等新話題反映出了業界對公務機行業的重新認知和理性思考。

制造商作為公務機展會的主角,近 年越 來 越 重 視在 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表現,公務機展會不再是簡單的公務機銷售平臺,已經成為制造商處理中國及亞洲市場事務的重要場所。從今年幾大展會公務機制造商的表現看,他們開始將更多的新產品和新策略利用展會的契機推出,并發布了關于公務機市場的最新調查和預測報告,其中很多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單獨分析。
有人也許會質疑中國公務機展會是否存在“扎堆”、同質化嚴重等問題,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很多業界人士并不擔心,他們認為這些展會是市場化運作,能夠推動公務機市場良性發展。不論是從展會的區域布局看,還是從各大展會現場所傳遞出的信號看,中國公務機市場的潛力和機會依舊存在。展會所發揮的平臺作用不僅集聚了中國及亞洲的參與者,也會助力中國閃耀世界商務航空舞臺。
熱詞3:公務機制造商發力

雖然2015年中國市場公務機新增數量相比2014年沒有太多變化,但看好中國市場長遠發展的主流公務機制造商,在銷售之外,并未放緩深耕中國市場的步伐。也許是出于刺激市場需求的考慮,各大主流公務機制造商在2015年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新機型研發和舊機型升級上。其中,灣流公司新推出的灣流G500公務機在2015年5月首飛成功;隨后,達索公司新推出的獵鷹5X公務機在6月正式下線;7月,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萊格賽500中型噴氣公務機正式取得中國民航航空局頒發的型號認可證,獲準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1月,德事隆航空旗下賽斯納飛機公司宣布啟動其迄今為止最大的公務機項目Citation Hemisphere;同月,龐巴迪公司也向外界展示了旗下最新研制的環球7000公務機的試飛驗證機,并表示正集中資源全力攻關該款新機型。

在研制新機型的同時,制造商也在繼續深度挖掘中國市場的需求。達索航空在11月向中國市場交付了一架獵鷹2000LX醫療運輸飛機,該飛機也是中國首架用于空中醫療運送服務的固定翼飛機。而在12月,龐巴迪公司向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交付了兩架挑戰者605飛機,該飛機將被用于遠距離搜索和救援任務。
同樣是依據客戶需求提供合適的飛機產品,波音公務機在2015年亞洲公務航空會議暨展覽(ABACE)期間,還宣布將研究BBJ Combi公務機型號,該機型可兼顧客、貨運輸。波音公務機總裁龍戴維表示,這將是適應中國市場的理想機型。

在機型之外,公務機制造商在加強售后服務及客戶支援方面也力度不減。龐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就先后舉辦了大中華區公務機運營商研討會,與以運營商為主體的各方代表,分享公務機運營和維護經驗,共同致力于優化公務機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和服務。
此外,公務機制造商也繼續在中國市場大舉投資。如2015年4月,龐巴迪公務機就與天津空港經濟區正式簽署協議確定成立合資企業,為區域內所有龐巴迪公務機機型提供維護、維修和大修服務,該合資企業預計將于2017年上半年投入運營。

從新機研制到產品銷售,再到售后支援,世界主流公務機制造商一直在緊跟市場脈動。在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他們深耕各自細分市場的表現,除了熱情,還有實際行動。在整個中國公務機產業鏈中,國外制造商所扮演的角色隨著他們在中國市場的深入而變得更加豐富。
熱詞4:二手公務機受追捧

“求大”、“求遠”、“求新”幾乎是中國公務機買家早期購買習慣的代名詞,但伴隨市場發展的深入以及人們對于公務機認知的提高,除大型、遠程公務機之外,中型甚至輕型公務機開始受到更多關注;同時,二手公務機也開始進入買家視野,過去一年二手公務機交易在中國市場已經興起。在2015年9月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期間,達索獵鷹公務機公司在展會現場就與一位中國買家簽訂協議,售出了一架二手獵鷹7X公務機,該交易也成為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

而在2015年ABACE上,民生金融租賃正式上線了“中國公務機聯盟—二手機交易平臺”。此平臺匯聚了亞洲地區全面、真實的二手公務機交易信息。記者從民生金融租賃公司了解到,該平臺面向所有亞洲地區的公務機潛在買家、包機客戶、代理公司及運營商,除提供二手公務機買賣服務外,還提供包機、調機等咨詢服務。民生金融租賃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出二手機交易平臺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中國公務機市場自2010年迎來交付高峰后,第一期飛機將面臨滿5年保修到期,這為二手機交易提供了充分條件;同時,公務機制造商不斷推出新的機型,則提供了必要條件。
中國公務航空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廖學鋒也告訴記者,二手公務機交易在中國市場已經開始活躍。據亞翔航空集團的數據統計,中國大陸地區的買家在2014年接收了9架公務機。其銷售總監表示,相比前幾年只想要新飛機,中國很多潛在客戶都表示出購買二手公務機的意向。

相比購買全新的公務機,二手公務機不僅購置成本較低,而且能在短時間內接收到飛機,大多數二手公務機只需要一到兩個月就可完成交付。這是目前一些潛在客戶將目光投向二手公務機的兩大主要動機。
在美國,二手公務機交易在整個公務機交易市場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交易活躍度也遠遠高于新機交易。從中國市場目前逐漸萌芽并興起的二手公務機交易可以看出,中國的公務機潛在用戶正在變得理性,購買動機也在更多地向性價比和使用需求靠近。同時,在中國公務機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二手公務機業務的出現和逐漸活躍,也有望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從供需兩側為市場帶來新的生機。
熱詞5:外資運營商搶灘

在搶食中國公務機市場“蛋糕”的各路大軍中,除了充當先鋒和主力的公務機制造商外,外資公務機運營商也開始成為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2015年外資運營商加速布局中國公務機運營市場,相比往年高調了許多。
繼NetJets旗下利捷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在2014年9月正式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135部運營許可,成為首家在中國提供包機服務的國外運營商后,英國商務航空運營商伽瑪航空(Gama Aviation)緊跟其步伐,與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中國)有限公司合作,在2015年3月宣布成立了公務航空合資企業——伽瑪航空和記控股有限公司,并從二季度起開始在中國內地、香港及亞洲其他地區開展公務機托管和包機業務。

與Net J et s、伽瑪航空和中國本地的投資集團合作不同,瑞士的兩家知名公務機運營商——維思達公務機(Vista Jet)和高杰公務機(Global Jet),選擇通過與中國取得135部運營許可的本土運營商進行合作,共同開拓市場。維思達公務機與尊翔公務航空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由尊翔航空管理和運營維思達飛行會員計劃中的在華機隊。2015年7月,維思達首架在華注冊的公務機——龐巴迪挑戰者850已經抵達尊翔航空位于南通的運營基地,很快將在中國境內提供點對點包機服務。
高杰公務機則落戶浙江杭州,在2015年3月,與精功(浙江)公務機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精功高杰公務機有限公司。在此之前,高杰公務機還設立了香港辦公室,使得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業務范圍得以進一步延伸。

此外,除擁有機隊的公務機運營商之外,國外一些綜合性的包機經紀公司也進入了中國市場,由于不受機隊運營方面的限制,他們開展業務的時間相對更早,近年也大力拓展公務機包機業務。創立于1973年的英國查普曼航空包機公司,自2004年以貨運業務進入中國,經過10年發展,目前包括公務機商務包機在內的客運業務已經與貨運業務持平。
利用中國公務機市場進入調整階段的機會,外資公務機運營商正在搶灘布局中國市場。憑借成熟市場的實踐經驗和發達的運輸網絡,外資運營商的加入在增加中國市場公務機運力的同時,也為中國本土運營商的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挑戰。雙方的合作與競爭,勢必有助于提升整個公務機運營市場的發展水平與服務品質。
熱詞6:FBO連鎖

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高度集中,大多數業務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為公務機提供專業地面保障服務的固定運營基地(FBO)也多位于這些區域的機場。從2014年開始,以金鹿為代表的FBO運營商,加速在全國范圍內布局FBO網絡,尤其是在一些二線城市,以此推動公務機市場發展,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2015年,全國FBO網絡布局延伸的趨勢并沒有停止。金鹿在2015年1月就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杭州機場公務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至此,金鹿公務在全國實現了8家專業FBO的布局,另7家分別位于深圳、三亞、海口、長沙、西安、南寧和桂林,成為了初步形成FBO連鎖規模的運營商。

通過與首都機場及首都公務機公司的合作,天津機場公務機樓于9月29日正式啟用,成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范圍內繼首都機場之后,第二家建有公務機樓的機場。據了解,天津機場將加強與首都公務機公司的合作,實現公務機服務、管理、運營一體化,將首都機場飽和航班部分轉移到天津機場,并計劃在天津機場建立機庫,將北京公務機維修基地放在天津,打造“公務機4S店”。
深圳機場自2014年將原B號候機樓的貴賓廳改為公務機候機樓、試水FBO業務后,對公務機服務和流程進行了改善提升,著力為公務機提供一站式FBO服務,涵蓋公務機從起飛到落地的全過程。今年,深圳機場將對FBO樓進行翻新,前不久剛進行了項目的招投標工作。
過去一年,國內FBO運營商在拓展地域范圍的同時,在注重提高運營效率和提升服務品質。由于F BO在多地的密集籌建,金鹿公務開發建成了FBO運營管理系統,利用自動化和智能化系統,提高業務部門工作效率,減少人工操作。首都公務公司也正在籌建運行控制系統,以提升運行效率。

在業務拓展方面,金鹿公務和首都公務機都將業務范圍拓展到了維修領域,盡管兩者采取的方式不同,但都在將業務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而位于上海虹橋機場的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務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則在2015年5月取得了英國馬恩島民航部門頒發的維修許可,正式成為其授權的公務機維修站點,這也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家通過馬恩島認證的維修基地。
與公務機運營商探索業務模式一樣,基地運營商在不斷鞏固現有業務的同時,也在尋求新的突破路徑。無論是將FBO布局由點推向面,還是將具體的服務內容向更寬的領域拓展,為業界所詬病的公務機地面保障設施不足的問題已經得到重視,并正加速得以解決。
熱詞7:中心城市突圍

公務機在中國正飛向越來越多的機場,哪怕一些邊遠地區,也逐漸成為公務機光顧的對象。同時,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之外,青島、南京、成都等二線城市的公務機起降量呈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不斷增加的公務機業務也為機場創造了更多機遇。 2015年8月,正值新疆旅游旺季,阿勒泰和喀納斯兩座機場在保障每日日常航班外,頻繁接到公務機保障申請。8月7日當天,喀納斯機場保障廣匯、南山、東航、金鹿、華龍等公務機航班共16架次,創下了喀納斯機場自2007年開航以來的單日歷史新高;阿勒泰機場當天也保障了10架次公務機航班,也是歷史新高。

在青島,今年以來,在國內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青島公務機市場增長強勁,2015年1月~7月,青島機場共保障公務機220架次,平均每月達30架次,其中7月高達43架次,同比增長超過40%。為了滿足公務機業務不斷增加的需求,青島機場為公務機新建了專用停機坪,并于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
除了提升保障設施硬件水平外,青島機場還主動開拓公務機業務。2015年2月,青島機場就曾聯合金鹿、南山、漢華、星聯等公務機運營商以及國內各大旅行社推出赴新加坡、三亞等地的私人飛機旅游包機產品。
在現有機場發展公務機業務的同時,一些尚處于規劃中的機場也將公務機業務視作未來的發展方向。如2015年9月浙江省發改委與交通運輸廳聯合下發的《浙江省機場發展規劃》,不僅規劃了新建通用航空機場的數量,對機場的發展定位也做出了分類說明。其中就提到,杭州和寧波的通用機場主要用于發展公務機業務,成為保障公務機的主要基地。

同時,在一些計劃建設新機場的城市,將原有舊機場用于發展公務機業務也成為地方規劃新舊機場分工協作的嘗試。如四川成都新機場在2015年已經正式獲批,有望很快開建。對于原有雙流機場的未來規劃,就有建議提出大力發展公務機業務,建成西南地區的公務機基地。
公務機在中國的市場潛力還有待挖掘。在華北、華東、中南這些發展較快、較集中的區域,市場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激發,尤其是臨近中心城市的二線城市機場,無論是周邊外溢需求,還是自身需求,仍有提升空間;同時,在東北、西南等地區,呈逐年上升趨勢的公務機需求量,理應成為一些機場主動把握的機遇。
熱詞8:國產公務機

在公務機制造領域,世界主流公務機制造商幾乎占據了全球公務機制造領域的所有細分市場。目前,中國市場在運行的公務機機隊也見不到一架國產公務機的身影。不過,這個局面有望很快發生改變。
2015年11月29日,我國ARJ21新支線飛機正式交付成都航空,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噴氣式支線客機的研制和適航審定能力。而由該機型衍生出的ARJ21公務機型號在過去一年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014年5月10日,上海鹽商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商飛公司簽署一架ARJ21飛機公務機購買意向協議。隨后,在第49屆英國范堡羅航展開幕當天,雙方在航展現場簽署了首架ARJ21公務機購買協議。
今年6月,中國商飛公司與荷蘭福克公司簽署ARJ21首架公務機改裝協議,選定由福克公司負責ARJ21第一架公務機的改型改裝相關工作。根據協議,中國商飛公司提供ARJ21首架公務機的綠皮飛機,負責公務機改裝總裝和單機取證工作。福克公司負責ARJ21首架公務機改裝設計、相關產品制造、總裝支持、試飛取證支持和客戶服務支持等工作。

在簽訂改裝協議后不久,雙方就于6月25日針對A R J21-700公務機設計改裝項目召開了項目開球會,標志著ARJ21公務機改裝工作正式啟動。
據記者了解,中國商飛公司關注到中國公務機市場的巨大潛力,確定了在ARJ21新支線飛機系列化型號中發展公務機的基本思路,目標市場主要面向中國國內市場,其次為歐美、亞太及拉美等國際區域市場。國產ARJ21公務機定位為服務于企業、個人商務活動和行政事務活動的專用飛機,性能上強調安全、舒適、高效、適應性強,并在客艙布局上具備靈活性,以此滿足公務機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大型企業、高端商務等客戶的不同需求,獲得客戶的青睞。

相比在2014年首飛成功的我國首款全復合材料渦槳公務機“領世300”,ARJ21公務機項目的啟動,將我國公務機制造推上了與世界主流公務機制造商同臺競技的新臺階。追隨ARJ21支線客機試飛、取證、交付的腳步,ARJ21公務機型號快速進入改裝階段,也體現出中國航空制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著主動積極的姿態。從市場需求角度看,在全球公務機機隊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中輕型公務機,在亞洲及中國市場也逐漸顯露出需求,而ARJ21公務機作為一款中型機也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特征,加之該款機型的安全性、性價比等優勢,完全有可能成為一款媲美主流公務機制造商品牌的暢銷產品。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