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飛行員:上機真漢子下機萌妹子

飛行員是一項普以男性為主導的職業。女飛行員的出現為硬朗的天空增添了幾分柔美。據統計,東航目前共有女飛行員12名,約占飛行員總數的0.02%。女性駕駛飛機穿越云層是種怎樣的體驗?馳騁藍天的她們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圖:蔣小威 文:時龔)

段卓予,東航上海飛行部A330機隊的一名90后飛行員。

早上7點30分,她從家里出發,提前2個多小時到達飛行部,為當天執飛北京做準備。

出門前,段卓予習慣性地復查必須攜帶的證照、飛行手冊等,還對著鏡子化了個精致的妝。“我想以更好的狀態迎接工作。”

來到飛行部,查閱氣象情況、領取飛行文件、清點航行資料,確保無誤后,簽字確認受領本次航班任務……這些“規定動作”對于飛了快3年的段卓予來說已經熟記于心。
搭乘班車去往機場,進行繞機檢查以及駕駛艙準備,召開飛前會,上客之前有不少需要完成的事項。(孫習靈 攝)

上海-北京-上海是段卓予非常熟悉的一條航線,當天,上海下起雷暴雨,回程航班受落地機場流控影響而延誤,原本5個多小時就能完成的兩段航程花費了更多時間。

從10點起飛到18點回到虹橋機場,8個小時,段卓予幾乎都呆在飛機上,包括吃飯和去洗手間。

段卓予似乎天生與飛行結緣。她的父親是一名波音機長。在段卓予心里,爸爸一直是偶像般的存在。“每次看著我爸拖著箱子去飛行,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帥氣的背影。”(受訪者供圖)

高考時,段卓予想要報考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父親在講述了做飛行員的利弊之后,把決定權交給了段卓予自己。在闖過外科、內科、眼科、神經科、特檢科等上百項檢查后,2009年,段卓予如愿以償地坐在了飛院的教室里。

與一般人印象中愜意而浪漫的大學生活不同,段卓予的4年學習緊張又忙碌。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實行的是準軍事化管理,集合出操、穿制服集合吃飯……3000米長跑至今讓段卓予記憶深刻,而打旋梯之后,雙臂總是紅腫,卷袖管都相當困難。

“爸爸也會打電話來問我情況如何,但出門在外,對家里報喜不報憂。”有一次,因為不滿意自己的飛行訓練表現,段卓予只能躲在被窩里抹眼淚。(受訪者供圖)

上機真漢子,下機萌妹子。這句話用來形容段卓予一點不為過。生活中的她擁有一顆粉嫩的少女心,家里的曬臺上擺滿Hello Kitty,房間的墻面也刷成了粉色。

只要不飛,段卓予都會穿裙裝。“因為在航校4年要求穿褲裝,工作中也是。”

在全民航,夫妻倆都是飛行員的并不多見,段卓予和先生正是這樣的“配套”。

由于各自的時間表、目的地不同,兩人有時一周見不上面。碰上都休息的稀有時刻,他們就像尋常小夫妻一樣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照料院子里種下的紅薯和土豆。

如果先生有飛行任務,段卓予會早起為他烙餅;如果段卓予要飛,先生則會通過幫助整理領帶等細微動作表達關心。電視劇里“比翼雙飛”的浪漫橋段在他們身上只發生過一回,如今仍然讓兩人回味。

“駕駛飛機穿越云端是一種很酷的體驗,回到日常,我的生活就特別簡單。”段卓予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