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湖魚成為兩岸最長航線首批“腹艙乘客”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6月20日消息:南航烏魯木齊-臺北航線開通以來,已經吸引了數萬名旅客往返天山與寶島之間。近日,南航新疆貨運與賽湖漁業合作,首次用空運將賽里木湖魚帶上寶島人民的餐桌,填補了該航線腹艙貨郵運輸的空白。
由于載量問題,烏魯木齊-臺北航線的貨郵運輸一直是個老大難,5小時40分鐘的空中航程,在757機型執飛期間,為保證油料充足,導致可用載量有限的情況經常發生,大量新疆特產望“臺”興嘆。近期,隨著旅游市場的火爆,南航調用B777機型執飛這條兩岸最長航線,也給貨物空運帶來了可能。
賽里木湖是新疆境內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以潔凈碧清、高寒無魚而聞名。90年代初,我國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引進高原魚在賽里木湖養殖,因這種魚的外形酷似桂魚,且呈白色,所以有了個極富特色的名字——高原白桂魚,當地人俗稱賽里木湖魚。賽湖魚營養豐富,價值不菲,在老饕們眼里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據了解,本次運輸的冰鮮湖魚,是該產品在臺灣市場的“先頭兵”,后期可能有數百噸賽湖魚飛往臺灣,為此南航貨運簡化收運程序,采用冷藏庫存儲、快速通關等手段,盡量保證鮮活,獲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評價。
隨著南航烏魯木齊樞紐國際及地區航線的不斷加密,將有越來越多像賽湖魚這樣的特產走出新疆,飛向世界各地,成為傳播新疆文化、展現新疆魅力的使者和符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