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牽頭民營快遞“四大”整合資源
“最后一公里”難題長期存在,快遞巨頭選擇“抱團”發力。民營快遞四大巨頭順豐、申通、中通、韻達,以及物流服務商普洛斯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在業內人士看來,巨頭“抱團”發力自提快遞柜將使資源更加集中、高效,但由于自提快遞柜布局涉及小區物業等多方利益和政策問題,前景仍不明朗。
抱團發力
快遞巨頭抱團發力成為此次智能快遞柜布局的最大看點,穩坐民營快遞頭把交椅的順豐速運成為領軍人物。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順豐為“豐巢科技”最大股東。根據豐巢科技工商注冊信息顯示,豐巢科技法定代表人正是順豐掌舵人王衛。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豐巢科技初期投資為5億元,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和韻達各占股20%,普洛斯占股5%。豐巢科技方面表示,投資方將不直接參與豐巢科技的運營管理。
在抱團發力下,資源集中成為豐巢自信的根本。豐巢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始股東團隊不僅聚合了順豐等老牌快遞公司逾20年的物流服務經驗,還包括五大物流巨頭在國內總共擁有的超過8.7萬個的服務網點,85萬名一線配送人員每日遞送快件數量占全國總數的50%以上。豐巢科技將公司愿景描述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豐巢”。
破題末端配送
由于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下,末端配送一直是國內快遞業面臨的難題。為此,國內快遞企業探索出多種方式欲破解該難題,智能自提快遞柜成為理想模式之一。智能快遞柜主要由顯示器、錄入設備、掃描設備、支付設備及多組不同大小儲物柜組成。快遞員到達時,會先在智能快遞柜上確認身份信息,錄入快遞單號、收件方手機號碼等,然后快遞員便可以使用系統自動彈開的空閑柜子,當快遞員放入包裹并關門后系統會自動通知收件人,包括網點地址、驗證密碼。 收件人收到短信之后,只需在相關網點終端輸入驗證密碼,便可驗貨取件。據了解,目前一臺智能快遞貨柜成本在4萬-5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智能快遞柜不僅能提供24小時服務,同時還能大幅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此外,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智能快遞柜均已聯網,服務更加智能化、便利化,還能提供廣告等附加服務,這也是吸引速遞易等第三方快遞柜服務商入局的原因。
豐巢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豐巢”智能快遞柜將在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下快速進駐,年內將完成中國33個重點城市過萬網點布局,并與萬科物業、中航地產、中海物業等地產物業核心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互聯網+”政策基礎上的新型智能快件柜服務市場。目前完成的“豐巢”智能快件柜產品設計已覆蓋物流快遞、社區服務、廣告媒介等領域,并通過移動終端實施自助操作和安全保障。在豐巢看來,統一標準的設施和營運方式可以迅速復制和眾包管理。
牽扯各方利益
方便、高效讓智能自提快遞柜模式受寵,然而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自提快遞柜在社區布局時卻并非那般“便利”。自五六年前智能自提快遞貨柜引入中國后,該模式一直被快遞公司和第三方企業所嘗試,但目前仍面臨不小阻礙。
3月,韻達曾宣布與第三方展開合作,在北京、上海等12個省市布局智能快遞柜。此外,包括京東、順豐、中通等多家快遞及電商企業在內,也均曾布局自提快遞柜,但目前該模式在社區中并未得到很好的應用和推廣。
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智能快遞柜在社區布局中牽扯各種利益,不僅難以協調,同時由于物業早期未做規劃,也涉及政策等方面問題,“ATM機應該是比較被居民接受的一種便民設施,但ATM機也并未在社區得較好布局”。消費者使用習慣也是影響快遞柜布局的一個重要因素,“送貨上門”已經成為行業標準。
快遞業“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除了直接由快遞員送貨上門外,消費者自提也是一種重要模式。除了智能快遞柜外,還包括快遞公司與便利店、小區物業等直接合作。目前,菜鳥網絡通過與社區菜店、便利店等合作建立的菜鳥驛站成為覆蓋最廣的末端配送網絡。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可以直接選擇送貨至相應菜鳥驛站進行自提。趙小敏表示,豐巢自提貨柜短時間內不會與菜鳥驛站產生直接沖突,“畢竟阿里握有流量資源”。在趙小敏看來,豐巢智能自提貨柜反倒是能與順豐商業合作。日前,順豐推出嘿客升級版線下店——順豐家,升級的關鍵內容便是更好地提供社區服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