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7南航優秀共產黨員周勇勤的榮耀時刻
“這個橋真結實,蹦蹦跳跳再也不會掉河里了,爸爸媽媽也不用擔心我們上學路上有危險了。”7月29日,南航惠民橋通車,就讀于新疆和田皮山縣皮西那鄉加依托格拉克村小學的阿依尼格爾和小伙伴手拉手走過一座村間橋,高興地呼喊著。
這座有著好聽名字的橋,是南航在加依托格拉克村駐村第四年、在布拉克貝希村駐村第一年,為兩村往來修建的橋梁。這兩個小村子坐落在遙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最南端,喀喇昆侖山的北麓,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的村民,自2017年南航工作隊來了后,貧困的生活逐步改變,而今年南航第二期第四批駐村工作隊總領隊周勇勤來到村里后,生活又有了新變化。
周勇勤不僅是三個駐村工作隊的總領隊,還是今年新增駐村點布拉克貝希村工作隊隊長。布拉克貝希村是新村,完全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為了盡早展開工作,今年大年初三,周勇勤就帶領16名南航干部員工來到了村里。
為了拉近和村民的距離,周勇勤想了許多辦法。“剛來的時候,村民看我們都怯生生的,不敢靠近,為了盡快破冰,周書記受春節啟發想出了‘入戶有禮’,就是把訪民情當成走親戚,去誰家都帶點糖、水果等小禮物,漸漸地村民和我們都熟絡了。”工作隊隊員孫利軍介紹。
布拉克貝希村有一千多戶村民,挨家挨戶走訪,工作量很大。為了節約往返路途上和做飯吃飯的時間,周勇勤和隊員們自帶干糧,午餐常常在村民大門口的木頭樁子上啃個涼饅頭就打發了。而就在他們一家一家了解困難、尋找脫貧發展的項目的時候,惠民橋就從這一步一步的丈量中調研出了,這是村民最迫切的需求。
原來,布拉克貝希村和加依托格拉克村,兩個村子耕地犬牙交錯,親戚往來交流頻繁,孩子們又在同一小學讀書,但一條河卻阻隔了兩村交往的腳步。連通兩村的這座橋,幾千名村民盼了十幾年了。村民買買提說:“這么多年,我們都是踩著木板過河,車過不去,人也只能一個一個過,每年都有老人、小孩掉進河里摔傷,實在危險。”
修橋項目確定了,可資金是個大問題,這可愁壞了周勇勤,他猶豫多日后決定向遠方的“家”求助。新疆分公司總經理富璞巖得知后,立即向總部匯報了情況,南航集團當即決定拿出100萬元在皮西那鄉修建5座村間橋。得知資金解決后,周勇勤立即加班加點組織人員選址、研究可行性、找施工隊等,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但又遇到了新問題,因為最適合的修橋地點正是村民伊敏·米麥提老夫婦的耕地。工作隊認為老人家里生活這么艱辛,一定會提點什么要求。但老人聽說占地是為了修橋,當即表示自己分文不取,主動把耕地讓了出來。
兩個月后,南航惠民橋竣工了。村民伊敏高興的手舞足蹈:“感謝南航工作隊,讓我們盼了十幾年的愿望終于變成了現實,以后出門再也不用繞1個多小時的遠路,更不會不小心掉到河里了,謝謝謝謝!”周勇勤滿足地說:“通車那天,全村上千人自發跑到橋邊看落成儀式。那場面,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村民們高興得連農活都放下了,看到這么結實的橋,不停的向南航工作隊說‘熱合買提’。那天我收到了上萬聲‘謝謝’,感覺自己工作的值,無比的榮耀。”
橋修好了,村里產的核桃、杏子等農產品經濟作物能更快地運出去了,孩子們上學方便了,村民走親訪友也更頻繁了,南航惠民橋成了村民上學、務農、探親的必經之路,也成了村里最繁華的交通樞紐。除了這座惠民橋,南航今年還要在皮西那鄉其它幾個村修建4座橋,基本打通鄉里的交通壁壘,真正讓工作隊前期修建蓄水池、種植民族團結林、推廣庭院經濟等項目結出的果實換成農民紅紅火火的日子。今年,南航新疆分公司還接收了30名村里的富余勞動力,使沙漠農民的孩子實現了民航夢,譜寫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贊歌,為南疆社會穩定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除了以南航新疆分公司紀委書記周勇勤為領隊的三個駐村工作隊,南航新疆分公司還有200余名干部員工,分別結對子認了一家少數民族“親戚”,逢年過節送去慰問品、有困難時互相幫助,與惠民橋一起搭建了心與心的橋梁,與村委會上空的五星紅旗一起譜寫著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榮耀。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