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航女飛:綻放云端,責任為先
編者按:當女性力量在這個社會當中越來越成為不容忽視的風景線,人們開始關注各個領域的優秀女性,但也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對女飛行員而言,固有的思維定勢讓很多人認為這個領域是男性的陣地,對女性的介入有很深的偏見,覺得女性并不適合這個職業。但當我們深入到這個行業內部的時候,卻發現并非如此。現代機械的發展,早已不是需要蠻力的時代,精細、細致成為最大的要求,而女性特有的細心、縝密、敏感,成為獨特的優勢。
范媛媛
“通常意義上認為,女性的身體素質不抵男性,所以不適合飛行。但其實現在的飛機系統很先進,已經不太需要力量的支撐。比如青島航空執飛的空客A320飛機是電傳的,整個是一個指令性的,基本是全自動地按照指令操作。”飛行員范媛媛如是說。
話雖如此,但在這個男性占絕大多數的行業(民航業的男女飛行員的比例是100:3),女性介入也并非易事,她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努力背后,更是她們對這個職業的由衷的熱愛和執著。
誰說女子不如男
眾所周知,考取飛行員駕照是非常難的事兒,中國民航對于飛行員的要求是高于國際標準的,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真機訓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必須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保證乘坐的舒適性。這樣的嚴格要求,男女平等,并不會因為是女性而被“放水”,一切都按照標準要求。
范媛媛認為,這恰恰提醒女性必須做事先預估。“男性學飛行呢,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本來就是男性的職業,可能在過程中不會分析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而女性在學飛的過程中會不斷地試問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對自己就有很深的認知,已經做了初期的心理準備。所以,我們都是做好準備的。”
劉曦
不謀而合,劉曦也同樣這樣認為:“最難的應該就是選擇和判斷吧,當你選擇一個行業,邁出了第一步,首先需要對這個行業足夠了解,然后自我審視自己是否合適,這就是一種選擇。而一旦選擇了,就必須勇往直前,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對自己定位明確,對自己的職業無怨無悔,她們當之無愧地成為獨立女性的代表。
除了清晰的定位與心理上的準備,王瓊認為相對男性而言,能夠克服先天性的身體弱勢也是必須做的功課。因此在訓練上,她們通常會付出更多努力,從未停止過學習。“飛行員一生都在學習,這跟大部分的行業不一樣,很多行業大學所學的知識已經足夠應對,途中基本不會再去學習或者是進修,但飛行不是,只要你在這個行業一直在飛,你就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訓練,不停地都在復訓,不停地讓自己進步,所以這就是我們不停地考試的原因。”
當然男性飛行員也是如此,這個行業從未因為性別而會對誰有任何優待。
而當我們說道男飛與女飛的區別,她們三人都一致認為是力量上的差異。所幸現代機械的發展,已經成功將此所謂弱勢轉換成了優勢。“很多人覺得飛機那么大,肯定操作起來特別需要力量,但其實系統已經很先進,比如我們公司采用的空客A320是電傳的,整個是一個指令性,只要發出便會全自動地按照指令操作,對力量的要求幾乎沒有。這樣的系統,反而要求更輕柔、準確、及時地調整飛機狀態,它要求的輕柔跟大家認知里的力量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執飛A320反而是女飛的優勢,性格細致的優勢。”范媛媛解釋到,但她同樣也提到了波音在單發失效等特殊科目會需要力量,“波音是機械聯動的,平時的話沒有區別,只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會需要一些力量,但也不是說絕對的女性不行,畢竟我們也是有力量的。“劉曦笑著說:“而且女孩也有飛波音的啊,飛得也很好,包括技術、理念、管理等都不錯。”
除去細致,女飛的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在關鍵時刻也經得住考驗。“初期學員因為見識較少,女性性格更傾向感性,會出現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要差一些,但是通過后期見識和經歷會有很大的提高,在副駕駛學習后,見識了很多機長處理航班的事情,因為見得多了,在決策力上有了鍛煉,自然而然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就提升了。這個不光是女性飛行員,男性飛行員也是。”
范媛媛向我們講述了她在航校學習時的一次特情處理。“在航校學習時,有一次放單飛,當時的飛機是賽思鈉172,單發螺旋槳飛機,剛起來之后,發動機有傳震抖動的情況,而在地面試機時沒有問題,當時只有我一個人在飛機上,整個處理之前沒有遇到過。”當時的范媛媛沒有慌張,反而是冷靜地第一時間跟塔臺做了一個緊急溝通,塔臺將其他飛機指揮開了之后,她做了一個小的起落航線就落地了,下機后跟機務協同溝通,機務檢查出是飛機構件老化造成了這次小事件。“當時在機上顧不上害怕,下來之后全體學員學習這個案例讓我去講這個事情的時候才覺得后怕,這雖然是一個危險的事情,但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遇到事情冷靜地處理、爭分奪秒。”
王瓊
王瓊也同樣提到了訓練中一項科目——小飛機螺旋。“那是兩個多小時的螺旋訓練,飛到空中,機頭失速,然后沖著地下轉,第一次練的時候。螺旋是特殊情況訓練,是為了讓飛行員明白飛機進入螺旋了,身體是一種什么狀態,感覺這種狀態,飛行員有這樣的體驗。做這個科目訓練的目的,一是讓大家體驗;二是特情訓練,到后來進入航空公司也經常有這樣的訓練,比如風切變、釋壓等等,都是為了一旦出現特殊情況時,飛行員能頭腦清楚地進行處置。”
經驗的累積,特情的處理,都是鍛造性格的歷練,所幸她們都經受住了考驗。
責任是第一要務
獨立、執著、堅韌、勤奮、責任,我想這就是女飛行員的魅力。而責任是她們擺在第一位的自我要求。
王瓊
“只要上了飛機,我們的責任就是將旅客安全送達。從上飛機那一刻就不能想任何與飛行無關的事情,因為我們必須對旅客的安全負責,更是對好幾百個家庭負責。這是飛行員必須的職業感和責任感。”王瓊的話嚴肅而懇切。
范媛媛
青島航空上下對安全的重視,也深深的影響著她們。“整個公司都高度重視安全,安全制度、安監制度、機務保障等都很完善,也是因為是新航空公司,飛機都是新飛機,而新飛機的故障率很低。歷來民航安全隱患,大多是疏忽和飛機老化出現的問題。我跟隨青島航空一路走來,從公司的籌備到飛行,見證了每一架新飛機的飛行,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當然小的雷雨、航班延誤、旅客情緒不穩定肯定遇到過,但保證安全是第一要務。”范媛媛說道。
劉曦
而劉曦則認為,在安全方面,女飛行員的優勢更明顯。“女性心比較細,內心比較敏感,正是這種細心或者說是保守,造成不會盲目蠻干,這對安全是有好處的,在一些比較關鍵時刻,盲目蠻干容易出現一些事故,危險的因素就容易放大。反之,細心、保守反而則是安全的。”范媛媛同樣是這樣的觀點:“女飛在駕駛時更細心、更有準確度。男女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女性更關注細節,在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對事物的這種細微的觀察能力有更多的優勢。”
當說起飛行壓力,她們卻有不同的感悟。被同事親切稱為“瓊仔”的王瓊認為正常飛行不會有壓力,因為這是本職工作,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意味著更多的是責任,壓力只能是更好的動力。而劉曦常常感覺到壓力,這樣的壓力同樣源自于責任。“我們第一天學這個專業的時候想的就是怎樣把專業學好,這個不光是后面坐多少人的問題,說簡單點,你自己的命也在上面,保障了自己的安全就是保障了旅客的安全。因為你如果不將這個專業學好的話,自己也會沒底,會發虛,就覺得行與不行,所以說,這個行業一生都在飛,一生都在學是有原因的。”
正是這樣對于責任的堅持,她們努力學習知識,認真訓練,嚴格飛行,“化解這些壓力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更加專業一些,技術更加過硬一些,飛機是我們自己在飛,操縱和管理都是我們在負責,所以必須保證安全,除了駕駛術,對飛機的管理和認識,所有學習到的跟飛行有關的理論知識都必須時刻學習、更新知識,飛行無小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